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86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面板、中空隔温板,所述的面板设有两组,相邻的面板之间设置有中空隔温板,中空隔温板的两侧垂直设有若干长度相等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面板、中空隔温板固定连接,面板、中空隔温板与支撑柱三者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填充料将中空隔温板包裹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面板、中空隔温板、支撑柱组成了坚固的框架结构,并且结合填充料,使该墙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受力后不易变形,中空隔温板的真空结构可使该墙体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隔温能力,可使建筑物冬暖夏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是一种专利技术的预制板材,常在框架式建筑中使用。现有的复合墙体仅仅采用高强水泥或氧化镁为胶凝料,以粉煤灰工业废渣、草秸、木屑、珍珠岩等为填料制造成简单的墙板形状,隔温能力一般,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物低碳保温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面板、中空隔温板、支撑柱组成了坚固的框架结构,并且结合填充料,使该墙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受力后不易变形,中空隔温板的真空结构可使该墙体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隔温能力,可使建筑物冬暖夏凉。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包括面板、中空隔温板,所述的面板设有两组,相邻的面板之间设置有中空隔温板,中空隔温板的两侧垂直设有若干长度相等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面板、中空隔温板固定连接,面板、中空隔温板与支撑柱三者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填充料将中空隔温板包裹住。进一步地,所述的中空隔温板为中心呈真空状态的矩形板。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板、中空隔温板、支撑柱均由铝合金制造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在中空隔温板的板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支撑柱分别与面板、中空隔温板固定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填充料由高强水泥、氧化镁、粉煤灰工业废渣、草秸、木屑、珍珠岩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壳体、承重球体、球体连杆和加劲肋,壳体内部间隔设置有承重球体,相邻的承重球体之间通过球体连杆固定连接,承重球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的一端与承重球体固定焊接,加劲肋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与承重球体、球体连杆、加劲肋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重球体与球体连杆组成四棱柱状,承重球体位于四棱柱的顶点处。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面板、中空隔温板、支撑柱组成了坚固的框架结构,并且结合填充料,使该墙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受力后不易变形,中空隔温板的真空结构可使该墙体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隔温能力,可使建筑物冬暖夏凉,通过支撑柱辅以支撑,支撑柱体积小,承载强度高,不会因外力而产生形变,内部承重球体与球体连杆相结合将承载力分散,使得该墙体结构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柱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柱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面板;2、填充料;3、中空隔温板;4、支撑柱;41、壳体;42、承重球体;43、球体连杆;44、加劲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包括面板1、中空隔温板3,面板1设有两组,相邻的面板1之间设置有中空隔温板3,中空隔温板3的两侧垂直设有若干长度相等的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两端分别与面板1、中空隔温板3固定连接,面板1、中空隔温板3与支撑柱4三者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2,填充料2将中空隔温板3包裹住。中空隔温板3为中心呈真空状态的矩形板,面板1、中空隔温板3、支撑柱4均由铝合金制造而成,硬度大,强度高,且耐腐蚀性好,支撑柱4在中空隔温板3的板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支撑柱4分别与面板1、中空隔温板3固定焊接。填充料2由高强水泥、氧化镁、粉煤灰工业废渣、草秸、木屑、珍珠岩混合而成,填充料2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的强度。从图2-3可以看出,支撑柱4包括壳体41、承重球体42、球体连杆43和加劲肋44,壳体41内部间隔设置有承重球体42,相邻的承重球体42之间通过球体连杆43固定连接,承重球体42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劲肋44,加劲肋44的一端与承重球体42固定焊接,加劲肋44的一端与壳体41的内壁固定焊接,壳体41与承重球体42、球体连杆43、加劲肋44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2,承重球体42与球体连杆43组成四棱柱状,承重球体42位于四棱柱的顶点处。本专利技术通过面板1、中空隔温板3、支撑柱4组成了坚固的框架结构,并且结合填充料2,使该墙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受力后不易变形,中空隔温板3的真空结构可使该墙体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隔温能力,可使建筑物冬暖夏凉,通过支撑柱4辅以支撑,支撑柱4体积小,承载强度高,不会因外力而产生形变,内部承重球体42与球体连杆43相结合将承载力分散,使得该墙体结构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以上示意性的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包括面板(1)、中空隔温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1)设有两组,相邻的面板(1)之间设置有中空隔温板(3),中空隔温板(3)的两侧垂直设有若干长度相等的支撑柱(4),所述的支撑柱(4)的两端分别与面板(1)、中空隔温板(3)固定连接,面板(1)、中空隔温板(3)与支撑柱(4)三者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2),填充料(2)将中空隔温板(3)包裹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包括面板(1)、中空隔温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1)设有两组,相邻的面板(1)之间设置有中空隔温板(3),中空隔温板(3)的两侧垂直设有若干长度相等的支撑柱(4),所述的支撑柱(4)的两端分别与面板(1)、中空隔温板(3)固定连接,面板(1)、中空隔温板(3)与支撑柱(4)三者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填充料(2),填充料(2)将中空隔温板(3)包裹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隔温板(3)为中心呈真空状态的矩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1)、中空隔温板(3)、支撑柱(4)均由铝合金制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4)在中空隔温板(3)的板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支撑柱(4)分别与面板(1)、中空隔温板(3)固定焊接。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