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的墙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86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构件,所述墙体构件具有混凝土内壳(1)、与混凝土内壳(1)隔开间距设置的保温层(2)和贴靠到保温层(2)上的外壳(3),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3)作为墙面壳通过部分地嵌入外壳(3)中的织物片段(10)与保温层(2)相连接。保温层(2)上的外壳(3)尤其是通过从外壳(3)伸入保温层(2)中的缝隙(11)中的织物片段(10)固定在保温层(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的墙体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构件,所述墙体构件具有混凝土内壳、与内壳隔开间距地且平行地设置的保温层和贴靠到所述保温层上的外壳。
技术介绍
这种的保温墙体构件是通过使用而已知的。部分埋入内壳和外壳中并穿过保温层的格栅支撑或销栓、特别是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的销栓用于连接所述已知墙体构件的内壳和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前面所述类型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作为墙面壳的外壳通过部分地埋入墙面壳中的织物片段与保温层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这种墙体构件中,将承载功能分配给保温层。与现有技术不同,构造成墙面壳的、通过必要时柔性的材料件与保温层相连的外壳本身不承受或仅承受很小的载荷。所述墙面壳优选是浇筑的混凝土壳或是施加到保温层上的必要是10cm厚的泥灰层。优选作为加固结构将平行于墙平面的织物层、特别是纺织物层埋入墙面壳中。除了混凝土和泥灰外,对于墙面壳,例如也可以考虑矿物泡沫作为材料。在制造由泡沫混凝土制成的保温层时,也可以将加固层、优选是织物层形式的加固层引入保温层中,优选在作为泥灰层制造墙面壳时引入。优选至少在墙面壳的上部区域中设置至少两个织物片段。述织物片段优选相对于墙平面倾斜地伸入保温层中的缝隙中。通过这种倾斜产生垂直以及水平的保持力,通过所述保持力将墙面壳压向保温层。所述织物片段在保温层中优选能够分别通过楔形的、形成保温层的组成部分的插入件夹紧。此外,优选从保温层突出的凸起嵌入墙面壳中,墙面壳能够附加地与所述凸起连接。所述凸起可以通过将混凝土内壳与保温层连接的连接元件形成,特别是通过连接销栓的延长部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从后面接合在保温层上的扩展部,以用于导出可填充在内壳和保温层之间的现浇混凝土的压力。这种优选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的连接元件、优选是连接销栓的扩展部适宜地构造成盘状的。在现浇混凝土硬化之后通过连接元件使保温层向现浇混凝土预紧,这是因为连接元件的拉伸应力在现浇混凝土硬化之后部分地得以保留。由此提高了保温层在现浇混凝土上的静摩擦,并且对于墙面壳相应地增大了保温层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下面参考一个实施例和涉及该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用竖直剖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墙体构件的一部分,和图2用侧视图示出图1的墙体构件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预制的、优选为一个楼层高的、水平长度例如为4m的墙体构件15具有混凝土内壳1、与板状的混凝土内壳间隔开间距设置的保温层2和作为贴靠到保温层上的墙面壳(Vorsatzschale)的外壳3。在所示示例中,内壳1的厚度约为4.5cm,保温层2的厚度约为10cm,而外壳3的厚度约为2cm。在混凝土内壳1与保温层2之间的距离为7cm。可以现场将核心混凝土填充到所形成的中间空间4中。按网格设置的销栓用于实现墙体构件的各板件1至3之间的连接,在图1的局部视图中可以看到其中一个销栓5。在所示的示例中,销栓5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特别是由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酰胺制成。此外,如从图1中还可以看到的那样,销栓5以一个端部在6处嵌入内壳1的混凝土中,并以盘状的扩展部7在后面接合在保温层2上。各销栓5的突出于盘状扩展部7的端部段8分别伸入外壳3中。在这个示例,每平方米设置4至6个这样的销栓5。作为加固结构将平行于板平面的织物层9埋入外壳或者说墙面壳3的混凝土或泥灰中,所述织物层在所示的示例中由纺织物形成。所述织物层9例如也可以是由不锈钢制成的泥灰载体垫或电焊网。根据图2,织物片段10还以一个端部段埋入外壳3中,这里,各织物片段形成一个连接片,以用于将外壳3与保温层2连接。根据图1,织物片段10分别伸入横穿保温层2的缝隙11中,并且优选以一个端部段12突出于缝隙11一直伸入能由核心混凝土填充的中间空间4中。在所示的示例中,楔形的插入件13限定所述缝隙11,所述插入件形成保温层2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插入件能沿箭头14的方向插入保温层2中,从而与保温层2一起将织物片段10夹紧。可以理解的是,插入件13的压力承载能力可以与保温层2其余部分的压力承载能力不同。所述保温层2是承载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使得墙体构件至少具有对于运输到建筑工地足够的强度,并且此外还能够将墙面壳3连同销栓5保持就位。在墙体构件根据安装位置的垂直定向中,墙面壳3一方面与销栓5的嵌入墙面壳中的端部段8连接,而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织物片段10既承受竖直的载荷,也垂直于板平面产生将墙面壳3拉向保温层2的压力。端部段8可以有利地承受风吸力并且防止墙面壳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时发生破裂。所述端部段适宜地具有起伏型廓。此外,所述端部段8可以承受在将硬化的墙面壳混凝土从模具中取出时出现的粘附力。此外,所述端部段8可以承受在将墙面壳从模具中取出时出现的粘附力。在墙体构件15的安装状态下,这些所夹紧的织物片段10此外还通过嵌入到固化的核心混凝土中的端部段12固定。从后面接合在保温层2上的盘状的扩展部7有利地抵消核心混凝土的混凝土压力。为了制造前面描述的墙体构件15,首先预制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具有装入保温层中的通道内的销栓5,在下一个制作步骤中,在将织物层9和部分地将织物片段10埋入墙面壳3的混凝土中之后,将所述保温层铺放到浇筑的墙面壳3的仍为流态的混凝土上。然后,在另一步骤中,通过插入件13将织物片段10夹紧在保温层2中。在墙面壳3硬化之后,以销栓5的端部在前将保温层和墙面壳引入浇筑的内壳1的仍为流态的混凝土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附着在保温层2上,墙面壳3可以是起伏成型的。这样,在附着良好时,必要时可以省去销栓5的突出到墙面壳3中的端部段8。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不同,可以省去插入件13,并且可以只是在保温层2中形成容纳织物片段10的缝隙11。织物片段10可以由与形成加固结构的织物层9相同的材料构成,或者可以由与织物层不同的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织物片只是指以织物的形式面式延展的柔性的材料片段,例如也可以使薄膜片段。在一个实施形式中,织物片段10可以一直延伸到内壳1中,此时插入件13也可以延伸到内壳1上。在运输和组装过程中,墙体构件可以通过这种织物片段例如悬挂在起重机吊钩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墙体构件,所述墙体构件具有混凝土内壳(1)、与混凝土内壳(1)隔开间距设置的保温层(2)和贴靠到保温层(2)上的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作为墙面壳通过部分地嵌入外壳(3)中的织物片段(10)与保温层(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3 CH NR.625/191.墙体构件,所述墙体构件具有混凝土内壳(1)、与混凝土内壳(1)隔开间距设置的保温层(2)和贴靠到保温层(2)上的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作为墙面壳通过部分地嵌入外壳(3)中的织物片段(10)与保温层(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将平行于墙平面的织物层(9),特别是纺织物层、泥灰垫或电焊网作为加固结构嵌入到墙面壳(3)或保温层(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构件(15)的至少一个上部区域中设置至少两个织物片段(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片段(10)相对于墙平面倾斜地伸入保温层(2)中的缝隙(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墙体构件,其特征在于,保温层(2)中的织物片段(10)通过楔形的、构成保温层(2)的组成部分的插入件(13)夹紧,所述插入件具有必要时在压力承载能力方面与保温层(2)的其余部分不同的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贝尔·卡梅
申请(专利权)人:埃贝尔·卡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