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84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及其施工方法,该有轨拉模包括模板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滑道配合连接,闸墩上设有导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端部通过滑靴与导轨配合,模板系统通过提升系统进行提升。该有轨拉模及施工方法能够实现不等宽溢流面混凝土施工的有轨拉模施工,实现连续施工。

Gradual change type rail drawing die for concrete lining on overflow surfac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库溢流面混凝土衬砌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等宽度溢流面混凝土衬砌通常采用有轨拉模,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对于溢流面宽度有变化的溢流面混凝土衬砌往往采取支立模板浇筑或者分次有轨拉模等方法,但现有技术中比较突出的缺点是:采取立模浇筑方案时,施工程序繁琐,资源投入多,工程成本高,施工进度较慢,表面易出现质量缺陷,也无法及时修补和养护。采取分次有轨拉模方案时,需要多次安拆拉模轨道,无形中增长了工期,增加了成本。上述两种混凝土衬砌方案均需要较多的混凝土施工分缝,在增加了混凝土分缝、封堵工程量的同时,加大了质量、成本控制风险。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拆方便、减少分缝、连续施工,能够直观的监控混凝土衬砌过程、并能够及时养护和修补混凝土施工缺陷的变宽度溢流面的渐变式施工装置与方法,成为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实现不等宽溢流面混凝土施工的有轨拉模施工,实现连续施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包括模板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滑道配合连接,闸墩上设有导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端部通过滑靴与导轨配合,模板系统通过提升系统进行提升。r>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滑道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底部和第二模板顶部的槽钢,两个槽钢相扣合。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提拉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板系统上的千斤顶,千斤顶通过拉杆与溢流面顶部连接,所述拉杆上设有同步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设有倒链。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模板系统底部悬吊辅助盘。进一步的方案中,所示辅助盘上设有洒水管。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轨一侧设有插筋,插筋插装在闸墩内。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混凝土输料系统,混凝土输料系统包括设置在溢流面顶部的受料斗,受料斗底部设有溜槽,溜槽下端设有分料槽,分料槽下端设置在XXX什么位置。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模板安装,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用起吊设备吊放至溢流面下端起滑位置,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端部的的滑靴卡入导轨中;步骤二、安装千斤顶和拉杆,安装完成后,进行空载试验;步骤三、混凝土输料系统安装,安装受料斗、滑槽和分料槽;步骤四、钢筋安装,在溢流面上搭建钢筋;步骤五、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运输至溢流面顶部的受料斗,通过溜槽和分料槽对称入仓,利用振动棒进行分层均匀振捣;步骤六、滑模滑升,采用分层浇筑,模板系统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对滑动进行模板系统整体宽度调整,横向实现渐变功能;步骤七、脱模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原浆修复,要求光、匀、平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六中,第一次浇筑10cm厚的半骨料的混凝土或砂浆;接着按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浇筑第三层混凝土,厚度达到70cm时,开始滑升3~6cm;第四层浇筑后滑升6cm;继续浇筑第五层后滑升12cm~15cm;第六层浇筑后滑升20cm,若无异常现象,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及其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安拆方便,劳动组织简单,减少了繁琐的模板安拆、施工缝等程序,工程成本低,施工速度快,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2、混凝土施工过程直观可控,混凝土的入仓、平仓、振捣等施工均在模板上口一定范围内进行,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可充分保证均匀入仓、分层平仓、密实振捣,有利于混凝土内在质量。3、脱模符合混凝土强度浇筑规律,没有施工缝。脱模后可以及时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对表面缺陷可以及时处理,既可保证表面质量,又保证了表面美观。4、模板具有多功能性,在完成变宽度渐变拉模后,两节模板固定后,还可以直接进行等宽度段溢流面的拉模施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渐变式拉模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渐变式拉模的纵剖面机构示意图;图3为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滑道3,闸墩4,导轨5,千斤顶6,拉杆7,同步器8,倒链9,辅助盘10,插筋11,受料斗12,溜槽13,分料槽14,槽钢30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包括模板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由面板、加肋以及支撑等组成,面板可采用6~9mm厚钢板加工或普通定型钢模板拼装而成,并用型钢加肋,模板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支撑一般采取型钢加工成桁架式,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通过滑道3配合连接,闸墩4上设有导轨5,具体的,所述导轨5一侧设有插筋11,插筋11插装在闸墩4内,导轨5用型钢(角钢或槽钢)加工成与溢流面设计曲线一致,并用插筋11固定在闸墩4上,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端部通过滑靴与导轨5配合,模板系统通过提升系统进行提升。所述提拉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板系统上的千斤顶6,千斤顶为专用工具,由液压系统控制,目前较常用的以大吨位HM-100型液压专用千斤顶居多,千斤顶6通过拉杆7与溢流面顶部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滑道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1底部和第二模板2顶部的槽钢301,两个槽钢301相扣合,槽钢301也可以用角钢代替。优选的,所述拉杆7上设有同步器8。同步器8是千斤顶6的同步装置,固定在千斤顶6上方的拉杠7上,适时对千斤顶6进行同步控制,确保模板沿导轨5均匀滑升。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设有倒链9。倒链9为标准工具,为拉模提供辅助动力以实现渐变功能。优选的,所述模板系统底部悬吊辅助盘10。方便人工在辅助盘10上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缺陷及时进行修补.辅助盘10上设有洒水管,设置在模板下侧,保证及时对达到初凝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优选的,还包括混凝土输料系统,混凝土输料系统包括设置在溢流面顶部的受料斗12,受料斗12底部设有溜槽13,溜槽13下端设有分料槽14,分料槽14下端设置在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下面的混凝土浇筑面上方。溜槽13为分段设置的钢板槽,每段钢板槽的长度为0.5m,段与段之间通过螺栓或卡扣连接,方便根据浇筑高度的变化调整溜槽13的长度,方便混凝土料入仓。具体使用时,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沿导轨5向上移动实现拉模,由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交错设置并且通过滑道配合设置,使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可以相对滑动,从而根据宽度的变化,调整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随着溢流面的宽度变化实现渐变功能。一种溢流面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通过滑道(3)配合连接,闸墩(4)上设有导轨(5),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端部通过滑靴与导轨(5)配合,模板系统通过提升系统进行提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通过滑道(3)配合连接,闸墩(4)上设有导轨(5),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端部通过滑靴与导轨(5)配合,模板系统通过提升系统进行提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模板(1)底部和第二模板(2)顶部的槽钢(301),两个槽钢(301)相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板系统上的千斤顶(6),千斤顶(6)通过拉杆(7)与溢流面顶部连接,所述拉杆(7)上设有同步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设有倒链(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底部悬吊辅助盘(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所示辅助盘(10)上设有洒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一侧设有插筋(11),插筋(11)插装在闸墩(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面混凝土砌衬的渐变式有轨拉模,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晶石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