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83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和开设于箱体内的进水腔、污水腔、升水腔及供压腔,进水腔和升水腔均与污水腔连通,供压腔与升水腔连通,进水腔的侧壁连通有集流管,供压腔的倾斜下端连通有调节腔,调节腔与进水腔连通,调节腔内滑移设置有调节块,可滑入进水腔内并将进水腔封堵,使得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通过简单的内部结构能够对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并对较为干净的后期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具有便于对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进行安装和维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海绵城市的路面需要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有雨水汇总管91、雨水截污挂篮92、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雨水过滤器94和水池95,水池95处设有提升泵96和净化一体机,雨水从雨水汇总管91进入到雨水截污挂篮92内,雨水截污挂篮92对雨水冲刷进来的较大的垃圾进行拦截,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则对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进行弃流,以保证后续收集的雨水为较干净的后期雨水,待雨量增大后,雨水便通过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进入到雨水过滤器94内,雨水经过雨水过滤器94过滤后流至水池95内,最后经净化一体机净化并在提升泵96的作用下利用到绿化灌溉、景观水池95补水等地方,从而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其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存在有结构复杂,不利于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和维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对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进行安装和维修,本申请提供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弃流过滤装置,所述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和开设于箱体内的进水腔、污水腔、升水腔及供压腔,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升水腔均竖直开设,所述污水腔水平开设,所述进水腔的底部和所述升水腔的底部均与所述污水腔的顶部连通,所述供压腔倾斜开设,所述供压腔的倾斜上端与所述升水腔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水腔的侧壁连通有集流管,所述集流管用于将后期雨水排至下一回收工序,所述集流管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升水腔最高点;所述供压腔的倾斜下端连通有水平开设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远离所述供压腔的一端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调节腔内滑移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侧壁与所述调节腔的侧壁贴合,所述调节块受压后可滑入进水腔内并将所述进水腔封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期雨水由进水腔进入到污水腔内,随后箱体内的水位随着初期雨水的持续进入而升高,当水位升至升水腔的顶部时,初期雨水进入到供压腔内和调节腔内,使得调节腔内的调节块受到供压腔内的水压,受到水压后的调节块往进水腔内移动并逐渐将进水腔封堵,此时后期的雨水进入到进水腔时会往集流管内流动,使得箱体能够避免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进入集流管内,并能够将较为干净的后期雨水通过集流管流入到下一回收工序内,从而发挥该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作用,由于该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简单,因此该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具有便于对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进行安装和维修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污水腔连通有弃流管,所述弃流管的出水量低于所述进水腔的进水量,所述调节腔与所述污水腔之间连通有下水腔,所述下水腔的出水量小于所述升水腔的进水量;所述调节腔的上方开设有锁紧腔,所述锁紧腔与所述调节腔的顶部连通,所述锁紧腔内竖直滑移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朝向所述调节腔的一端连接有锁块,所述调节块的顶部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与所述锁块配合设置,当所述调节块封堵所述进水腔时,所述锁块与所述锁槽对齐;所述锁紧腔的上方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控制腔内设有膨胀条,所述膨胀条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所述膨胀条的底部与所述推板的顶部接触,所述控制腔的侧壁连接有接水管,所述接水管贯穿至所述进水腔内,所述接水管具有两端开口,所述接水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控制腔连通、另一端开口朝向所述进水腔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期雨水进入污水腔的过程中,由于弃流管的出水量低于进水腔的进水量,因此能够避免弃流管影响箱体内水位的上升,并且由于下水腔的出水量低于升水腔的进水量,因此能够避免下水腔影响供压腔内水位的上升,从而避免弃流管的设置和下水腔的设置影响调节块滑入进水腔;在初期雨水进入进水腔的过程中,一部分雨水由接水管进入到控制腔内,使得膨胀条雨水膨胀,膨胀条膨胀后,与膨胀条接触的推板具有往调节腔内推动的趋势,此时若调节腔内的调节块滑入到进水腔内并将进水腔封堵后,推板便会推动锁块卡接在与之对齐的锁槽内,从而使后期雨水稳定持续通过集流管流入下一回收工序中;在调节块将进水腔封堵后,供压腔内的初期雨水通过下水腔流入污水腔内,污水腔内的初期雨水通过弃流管弃流,使得箱体内的初期雨水可自动清空。优选的,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调节块和所述固定块沿逐渐远离所述进水腔的方向在所述调节腔内前后间隔排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多个供水流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使所述调节块具有缩入调节腔内趋势;所述锁紧腔的上方开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的底部与所述锁紧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推板的顶部与所述弹簧腔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停止进入进水腔后一段时间,膨胀条失水收缩,第二弹簧逐渐将推板往上拉,直至推板下端的锁块从调节块的锁槽内拔出,随后调节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缩回到调节腔内,使得进水腔重新与污水腔连通,以对下一次雨水进行初期雨水的弃流和后期雨水的回收利用。优选的,所述接水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孔的设置避免接水管内积水,从而便于膨胀条在停雨之后的干燥。优选的,所述调节腔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块缩入调节腔内时,调节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抵紧限位块,避免调节块过度缩入。优选的,所述升水腔内设有过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初期雨水内的杂物通过升水腔进入供压腔内,从而避免供压腔的堵塞。优选的,所述污水腔的内底面设为倾斜面,所述污水腔的内底面往所述弃流管处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污水腔内的初期雨水通过弃流管流出。优选的,所述膨胀条为遇水膨胀止水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止水条能够在遇水后产生两到三倍的膨胀变形,并且在失水后能够缓慢收缩,直至复原,可反复膨胀且对寿命影响不大,从而达到对推板的控制。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该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简单,因此该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具有便于对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进行安装和维修的效果;2.能够对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并对较为干净的后期雨水进行回收利用;3.该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能够在停雨一段之间后自行恢复到初始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
技术介绍
中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雨水弃流过滤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进水腔;21、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包括箱体(1)和开设于箱体(1)内的进水腔(2)、污水腔(3)、升水腔(4)及供压腔(5),所述进水腔(2)和所述升水腔(4)均竖直开设,所述污水腔(3)水平开设,所述进水腔(2)的底部和所述升水腔(4)的底部均与所述污水腔(3)的顶部连通,所述供压腔(5)倾斜开设,所述供压腔(5)的倾斜上端与所述升水腔(4)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水腔(2)的侧壁连通有集流管(21),所述集流管(21)用于将后期雨水排至下一回收工序,所述集流管(21)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升水腔(4)最高点;/n所述供压腔(5)的倾斜下端连通有水平开设的调节腔(6),所述调节腔(6)远离所述供压腔(5)的一端与所述进水腔(2)连通,所述调节腔(6)内滑移设置有调节块(61),所述调节块(61)的侧壁与所述调节腔(6)的侧壁贴合,所述调节块(61)受压后可滑入进水腔(2)内并将所述进水腔(2)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过滤装置(93)包括箱体(1)和开设于箱体(1)内的进水腔(2)、污水腔(3)、升水腔(4)及供压腔(5),所述进水腔(2)和所述升水腔(4)均竖直开设,所述污水腔(3)水平开设,所述进水腔(2)的底部和所述升水腔(4)的底部均与所述污水腔(3)的顶部连通,所述供压腔(5)倾斜开设,所述供压腔(5)的倾斜上端与所述升水腔(4)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水腔(2)的侧壁连通有集流管(21),所述集流管(21)用于将后期雨水排至下一回收工序,所述集流管(21)的最低点高于所述升水腔(4)最高点;
所述供压腔(5)的倾斜下端连通有水平开设的调节腔(6),所述调节腔(6)远离所述供压腔(5)的一端与所述进水腔(2)连通,所述调节腔(6)内滑移设置有调节块(61),所述调节块(61)的侧壁与所述调节腔(6)的侧壁贴合,所述调节块(61)受压后可滑入进水腔(2)内并将所述进水腔(2)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路面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腔(3)连通有弃流管(31),所述弃流管(31)的出水量低于所述进水腔(2)的进水量,所述调节腔(6)与所述污水腔(3)之间连通有下水腔(7),所述下水腔(7)的出水量小于所述升水腔(4)的进水量;
所述调节腔(6)的上方开设有锁紧腔(81),所述锁紧腔(81)与所述调节腔(6)的顶部连通,所述锁紧腔(81)内竖直滑移设置有推板(811),所述推板(811)朝向所述调节腔(6)的一端连接有锁块(812),所述调节块(61)的顶部开设有锁槽(611),所述锁槽(611)与所述锁块(812)配合设置,当所述调节块(61)封堵所述进水腔(2)时,所述锁块(812)与所述锁槽(611)对齐;
所述锁紧腔(81)的上方开设有控制腔(82),所述控制腔(82)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腔(6)的顶部连通,所述控制腔(82)内设有膨胀条(821),所述膨胀条(821)遇水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