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79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将刀剑本体表面进行抛光去除刀剑本体表面的氧化层;将刀剑本体表面均匀喷涂清洁剂,并对刀剑本体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处理,取出刀剑本体表面的污垢;将刀剑本体浸入水溶液中,并对其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配合驱动杆、第二转动杆、驱动块和活动槽带动驱动臂来回摆动,使得第一转动杆带动摆动臂来回摆动,摆动臂通过牵引组件带动固定架在呈色池中的液体内来回摆动,同时摆动臂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牙啮合,并使得第一齿轮通过第一传动杆配合联动杆、联动套和第二传动杆带动固定架转动,配合固定架的来回摆动使得呈色更均匀,从而实现均匀呈色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剑酸渗呈色
,具体为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刀剑起初作为一种高级冷兵器,主要被用于战场上的杀戮,之后由于社会安定,作为高级兵器的刀剑成为了上层贵族的配饰,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目前,刀剑从中国古代的兵器逐步发展成为人们收藏的工艺品或锻炼身体以及展示中国武术用的锻炼器材,其性质和用途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变化。在丽水龙泉,刀剑产品一直被作为一项文化产品保留下来,并逐步进入工业化发展壮大。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在对刀剑本体进行酸渗呈色过程中,刀剑本体静止不动,这就使得在呈色时会发生呈色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影响刀剑本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将刀剑本体表面进行抛光去除刀剑本体表面的氧化层;S2:将步骤S1中刀剑本体表面均匀喷涂清洁剂,并对刀剑本体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处理,取出刀剑本体表面的污垢;S3:将步骤S2中的刀剑本体浸入水溶液中,并对其进行加热;S4:将步骤S3中完成加热的刀剑本体加热干燥;S5:将步骤S4中完成干燥的刀剑本体置于呈色池中,且呈色池中放入比重为12:30:10:3的重铬酸钾、硫酸、硫酸钾和钼酸钾混合溶液,在呈色池中轻轻摇摆刀剑本体进行呈色;S6:将步骤S5中完成呈色的刀剑本体置于比重为1:1的重铬酸钾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S7:将步骤S6中的刀剑本体进行清洗烘干完成呈色。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清洁剂的成分为辛二醇、硼酸钠、磷酸钠和水,且辛二醇、硼酸钠、磷酸钠和水所占清洁剂比重为4:10:20:15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水溶液温度为90°,且加热时间为30分钟,所述步骤S4中加热温度为90°。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为60°,且呈色时间为20~25分钟,所述步骤S6中浸泡时间为3~4分钟,且温度为40~50°。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加工设备,包括呈色池,所述呈色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设有摆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一端的表面,所述驱动臂的中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相对应呈色池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第二转动杆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固定嵌入在呈色池的侧壁,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动臂,所述摆动臂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的表面,所述摆动臂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相对应呈色池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牙,且第二齿牙固定连接在呈色池的内壁,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第一齿轮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联动套,所述联动套远离联动杆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联动套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固定连接在驱动块的一端,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限位板为一组,两组所述限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块的前后两端,所述导向条位于每组两个限位板相对面之间,所述联动杆的表面和联动套的内壁均为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驱动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的表面活动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表面与第一齿牙的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呈色池的中部,所述第三传动杆相对应呈色池位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中部活动设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块的中部,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轮,所述牵引轮的表面固定缠绕有牵引绳。优选的,所述牵引绳远离牵引轮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杆的表面,所述摆动臂相对应牵引杆位置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牵引杆远离连接架位置的一端活动贯穿摆动臂并延伸至固定架的内部,且牵引杆相对应限位槽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相对应固定架中心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配合驱动杆、第二转动杆、驱动块和活动槽带动驱动臂来回摆动,使得第一转动杆带动摆动臂来回摆动,摆动臂通过牵引组件带动固定架在呈色池中的液体内来回摆动,同时摆动臂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牙啮合,并使得第一齿轮通过第一传动杆配合联动杆、联动套和第二传动杆带动固定架转动,配合固定架的来回摆动使得呈色更均匀,从而实现均匀呈色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转动摇杆,使得摇杆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且当第三转动杆转动时,会使得第三转动杆带动牵引轮转动并将牵引绳缠绕在牵引轮的表面,从而使得牵引绳带动牵引杆向上移动,且牵引杆在向上移动的同时,通过限位块配合限位槽可以使得牵引杆能够平稳移动,当牵引杆向上移动时,会使得牵引杆通过连接架带动第二传动杆和固定架向上移动,便于将刀剑本体安装和拆卸,反向转动第三转动杆时,在重力作用下固定架会通过第二传动杆带动连接架和牵引杆恢复至初始位置;3、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将刀剑本体放置在固定架的内壁,并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带动固定凸块向刀剑本体靠近,直至螺纹杆通过固定凸块将刀剑本体固定在固定架的内部,从而实现便于固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整体结构正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驱动组件结构俯剖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整体结构侧剖图。图中:1、呈色池;2、固定块;3、第一转动杆;4、驱动组件;401、驱动臂;402、活动槽;403、驱动块;404、第二转动杆;405、驱动杆;406、驱动电机;407、导向条;408、限位板;409、弧形板;410、第一齿牙;5、摆动组件;501、摆动臂;502、第一传动杆;503、第一齿轮;504、第二齿牙;505、联动杆;506、联动套;507、第二传动杆;508、固定架;509、螺纹杆;510、固定凸块;6、搅拌组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刀剑本体表面进行抛光去除刀剑本体表面的氧化层;/nS2:将步骤S1中刀剑本体表面均匀喷涂清洁剂,并对刀剑本体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处理,取出刀剑本体表面的污垢;/nS3:将步骤S2中的刀剑本体浸入水溶液中,并对其进行加热;/nS4:将步骤S3中完成加热的刀剑本体加热干燥;/nS5:将步骤S4中完成干燥的刀剑本体置于呈色池中,且呈色池中放入比重为12:30:10:3的重铬酸钾、硫酸、硫酸钾和钼酸钾混合溶液,在呈色池中轻轻摇摆刀剑本体进行呈色;/nS6:将步骤S5中完成呈色的刀剑本体置于比重为1:1的重铬酸钾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nS7:将步骤S6中的刀剑本体进行清洗烘干完成呈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刀剑本体表面进行抛光去除刀剑本体表面的氧化层;
S2:将步骤S1中刀剑本体表面均匀喷涂清洁剂,并对刀剑本体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处理,取出刀剑本体表面的污垢;
S3:将步骤S2中的刀剑本体浸入水溶液中,并对其进行加热;
S4:将步骤S3中完成加热的刀剑本体加热干燥;
S5:将步骤S4中完成干燥的刀剑本体置于呈色池中,且呈色池中放入比重为12:30:10:3的重铬酸钾、硫酸、硫酸钾和钼酸钾混合溶液,在呈色池中轻轻摇摆刀剑本体进行呈色;
S6:将步骤S5中完成呈色的刀剑本体置于比重为1:1的重铬酸钾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
S7:将步骤S6中的刀剑本体进行清洗烘干完成呈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清洁剂的成分为辛二醇、硼酸钠、磷酸钠和水,且辛二醇、硼酸钠、磷酸钠和水所占清洁剂比重为4:10:2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水溶液温度为90°,且加热时间为30分钟,所述步骤S4中加热温度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为60°,且呈色时间为20~25分钟,所述步骤S6中浸泡时间为3~4分钟,且温度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剑酸渗呈色加工设备,包括呈色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呈色池(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固定设有驱动组件(4),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表面固定设有摆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臂(401),所述驱动臂(4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3)一端的表面,所述驱动臂(401)的中部开设有活动槽(402),所述活动槽(40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驱动块(403),所述驱动块(403)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04),所述第二转动杆(404)相对应呈色池(1)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05),所述驱动杆(405)远离第二转动杆(404)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06),且驱动电机(406)固定嵌入在呈色池(1)的侧壁,所述摆动组件(5)包括摆动臂(501),所述摆动臂(5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3)的表面,所述摆动臂(501)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502),所述第一传动杆(502)相对应呈色池(1)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03),所述第一齿轮(50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牙(504),且第二齿牙(504)固定连接在呈色池(1)的内壁,所述第一传动杆(502)远离第一齿轮(503)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杆(505),所述联动杆(505)的表面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龙泉市陈栋剑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