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杂交瘤细胞对和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及其在检测G10-EPSPS蛋白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76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瘤细胞对,该杂交瘤细胞对包括独立存放的第一杂交瘤细胞株和第二杂交瘤细胞株;所述第一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070,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所述第二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07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这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一对配对的单克隆抗体和它们在检测G10‑EPSPS蛋白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ELISA实验能够对植物中存在的G10‑EPSPS蛋白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瘤细胞对和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及其在检测G10-EPSPS蛋白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对和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及其在检测G10-EPSPS蛋白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蛋白和油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与抗除草剂有关的基因转入大豆,育成高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可节约大豆生产中人工除草的成本,降低草害,提高大豆的产量。草甘磷是一种非选择性的广谱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尤其是对人畜毒害小,是全球应用最广的除草剂之一。草甘膦主要通过抑制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合成酶,EPSPS)的活性而阻断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最终导致受试植物死亡。但是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草甘膦对农作物同样具有灭生性作用,这极大限制了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美国孟山都公司通过向植物中转入具草甘膦抗性的CP4-EPSPS基因,成功培育出了商业化的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为草甘膦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已经获得了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烟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瘤细胞对,其特征在于,该杂交瘤细胞对包括独立存放的第一杂交瘤细胞株和第二杂交瘤细胞株;所述第一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070,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所述第二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07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瘤细胞对,其特征在于,该杂交瘤细胞对包括独立存放的第一杂交瘤细胞株和第二杂交瘤细胞株;所述第一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C202070,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所述第二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C20207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


2.一种单克隆抗体对,其特征在于,该单克隆抗体对包括独立存放的第一单克隆抗体和第二单克隆抗体;所述的第一单克隆抗体由第一杂交瘤细胞株产生;所述的第二单克隆抗体由第二杂交瘤细胞株产生;所述第一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C202070,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所述第二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C20207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对在检测G10-EPSPS蛋白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对在检测G10-EPSPS蛋白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G10-EPSPS蛋白的样品来源包括棉花、玉米或大豆。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10-EPSPS蛋白的序列为SEQIDNO.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惠霞赵杨李林吴蔚徐伟杨文杰陶渊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无锡福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