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氨酸生产菌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谷氨酸生产菌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谷氨酸菌发酵分为四个时期:适应期、对数增长期、产酸期(稳定期)、衰亡期,其中衰亡期基本不产酸。谷氨酸菌分泌的谷氨酸在胞内,通过细胞膜分泌到胞外,为了获得胞内谷氨酸,需要外界干扰分泌胞外。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散枝短杆菌、黄色短杆菌、噬氨短杆菌等。我国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纯齿棒状杆菌等。目前谷氨酸生产菌种的育种思路主要有:一是可通过诱变选育L-谷氨酸的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株,以解除自身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增大L-谷氨酸积累量,可以选育酮基丙二酸抗性突变株、谷氨酸氧肟酸盐抗突变株、谷氨酰胺抗性突变株等;二是增加L-谷氨酸的前体物的合成量,可通过如选育抗氟乙酸、氟化钠、氮丝氨酸、氟柠檬酸等突变株,以及强化CO2固定反应突变株(选育以琥珀酸或苹果酸为唯一碳源,生长良好的菌株、选育氟丙酮酸敏感性突变株及选育丙酮酸缺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谷氨酸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谷氨酸棒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氨酸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FM19-007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18678。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得谷氨酸生产菌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原生质体:采用青霉素预处理保藏编号为CGMCCNO.1.10760的谷氨酸棒杆菌A和保藏编号为CGMCCNO.1.1735的谷氨酸棒杆菌B的种子液,作用4h后,向种子液中添加溶菌酶和麦胚凝集素,于34℃下作用12h,得原生质体悬液;
(2)原生质体融合:取步骤(1)中谷氨酸棒杆菌A(保藏编号CGMCCNO.1.10760)和谷氨酸棒杆菌B(保藏编号CGMCCNO.1.1735)的原生质体悬液混合,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PEG6000溶液和新生磷酸钙溶液,混合均匀,37℃保温20min,得融合后的原生质体悬液;
(3)原生质体再生:用高渗缓冲液稀释步骤(2)中制得的融合后的原生质体悬液,将其涂布到选择性再生平板,34℃条件下培养观察,挑选24h后长出的单菌落保存LB斜面;
(4)对步骤(3)获得的菌株进行辐照,辐照剂量水平为80mSv/h,辐照10S,得FM19-007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得谷氨酸生产菌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向种子液中加入青霉素的量为1U/mL,即每1mL种子液中加入青霉素的量为1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得谷氨酸生产菌株的培育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红,侯银臣,魏兆军,惠明,廖爱美,杜丽平,杨玉岭,周靖波,雷红涛,赵黎明,田海龙,赵祎,刘娜,吕行,古绍彬,冯军伟,纪小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谱特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