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位居世界各国之首,高量的化肥农药投入带来了一系列环境、生态及食品安全问题。在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中,需要大量频繁施用农药防治作物病害。但长期、大量施用农药造成了一系列生产、环境和健康问题,如病菌耐药性增强,药效降低,用药量增大,环境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增加,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类健康等。真菌病害占作物病害的70%~80%。目前,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是选育高抗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施用化学农药为主。但是,具有育种周期较长,费用高昂;田间管理需要生产者较高的操作水平,消耗大量劳力的缺陷;而大量施用化学农药产生上述一系列生产、环境和健康问题。因此,研制安全、无毒、高效的生物农药十分必要。生防菌主要通过分泌抗菌物质,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空间,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或诱导植物获得抗性,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达到少施或不施农药;促生菌能分泌促生物质如生长素类,促进植物生长,活化土壤难溶性养分,如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斜面种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撕裂蜡孔菌菌株涂布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得斜面菌丝;/n摇瓶种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挖取生长成熟的斜面菌丝,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再置于恒温培养振荡器上,振荡频率为200-260rpm,培养温度为22-30℃,培养48-90小时后得摇瓶种子液;/n种子罐培养,将摇瓶种子液种入种子罐培养基中,得种子罐种子液;/n发酵罐培养,将种子罐种子液压入发酵罐培养基中,得发酵罐菌丝体;/n发酵液预处理,待发酵罐菌丝体发酵完毕后,对发酵罐内的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以促进撕裂蜡孔菌被囊孢子的释放,得预处理发酵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面种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撕裂蜡孔菌菌株涂布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得斜面菌丝;
摇瓶种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挖取生长成熟的斜面菌丝,接种于摇瓶培养基中,再置于恒温培养振荡器上,振荡频率为200-260rpm,培养温度为22-30℃,培养48-90小时后得摇瓶种子液;
种子罐培养,将摇瓶种子液种入种子罐培养基中,得种子罐种子液;
发酵罐培养,将种子罐种子液压入发酵罐培养基中,得发酵罐菌丝体;
发酵液预处理,待发酵罐菌丝体发酵完毕后,对发酵罐内的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以促进撕裂蜡孔菌被囊孢子的释放,得预处理发酵液;
密闭封存,将预处理发酵液进行分装密封存放4个月以上后得到撕裂蜡孔菌孢子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斜面种子培养步骤中,培养温度为22-30℃,培养时间为7-10天;
种子罐培养步骤中,振荡频率为120-200rpm,通气量为1:0.8-2.0vvm,罐压0.05MPa,培养温度为22-30℃,培养时间为60-90小时;
发酵罐培养步骤中,振荡频率为60-140rpm,通气量为1:0.2-0.8vvm,罐压0.05MPa,培养温度为22-30℃,培养时间为110-17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斜面种子培养步骤中,斜面培养基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将200g马铃薯洗净切片后用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后取滤液待用;
将20g葡萄糖和20g琼脂粉同时溶于上述滤液中加热搅拌;
待琼脂粉充分膨化溶解后再用水定容至1000ml,自然pH;
将定容后的1000ml溶液分装于若干支试管中,每支试管装量10ml-15ml,塞住各个试管的开口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毕后,得到所述斜面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蜡孔菌孢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摇瓶种子培养步骤中,摇瓶培养基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将200g马铃薯洗净切片后用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后取滤液待用;
将20g葡萄糖溶于上述滤液中加热搅拌;
待葡萄糖溶解后再用水定容至1000ml,自然pH;
将定容后的1000ml溶液分装于若干三角瓶中,每瓶装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