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藨子叶状层菌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76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茶藨子叶状层菌的工艺,包括将茶藨子叶状层菌菌粉接种于含有固体培养基的无菌平板上分离纯化,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含有麦麸汁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再在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后接种于5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茶藨子叶状层菌的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工艺,提高了茶藨子叶状层菌的产量,也提高了茶藨子叶状层菌中麦角甾醇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对提高茶藨子叶状层菌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藨子叶状层菌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
,特别涉及利用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藨子叶状层菌的工艺。藨子叶状层菌又名金银花菌,英文名为:Phylloporiafibis(Schumanch.:Fr.)Ryvarden。
技术介绍
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ribis(Schumach.:Fr.)Ryvarden),又名金银花菌,为寄生在忍冬科植物忍冬植株上的一种大型真菌。该菌主产于山东平邑,俗称“银花蛾子”,在当地用药历史悠久。该菌经过了长期的民间应用,发现其具有清热、止痛、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来治疗咽喉炎和各种癌症。茶藨子叶状层菌中含有三萜类、多糖类、甾醇类、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消炎、增强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是与金银花作用相似的珍贵真菌药物资源。近年来经过对茶藨子叶状层菌的开发利用,市场需要量非常大,人工培养的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固体培养子实体生长缓慢,难以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批量生产茶藨子叶状层菌,到目前为止,食药用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藨子叶状层菌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n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是:蛋白胨0-2%,无水葡萄糖0-4%,KH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连续流加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藨子叶状层菌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是:蛋白胨0-2%,无水葡萄糖0-4%,KH2PO40.05%,MgSO4·7H2O0.025%,麦麸汁的体积百分含量是12.5%,余量为蒸馏水,将制备好的液体培养基在121℃下进行高压灭菌20min;
步骤2.菌粉活化和扩大培养
用接种环无菌操作将少量菌粉接种于含有固体培养基无菌平板上,经分离纯化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50mL液体培养基中,在避光、29℃、150rpm条件下培养3d,然后将50mL液体无菌操作整体接种于400mL液体培养基中,在避光、29℃、150rpm条件下培养3d;
步骤3.发酵罐发酵培养:
发酵罐装样量80%,确保发酵罐完全密封后,将整个发酵罐置于灭菌锅内于121℃下进行高压灭菌20min,待灭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其从灭菌锅中取出连接上发酵罐配套的控制系统;调整通气量为1vvm,初始搅拌转速为100rpm,维持pH为6.0-6.5,温度29℃-30℃;
将步骤2中400mL种子菌液以火焰接种法通过接菌口接种于发酵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将搅拌转速与溶氧值联合,按照溶氧值降至10%以下时将转速提高1倍调整搅拌转速,每隔12h取样1次,每次取样时取2份,2份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各取20-25mL,通过干重法测得发酵液中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悦韩卓涛陈学政向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