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70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嵌段聚乳酸制备方法。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包含二茂铁官能化基团,通过化学氧化还原二茂铁基团,改变金属卟啉配合物对聚合单体的催化性能。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交替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可切换聚合反应,制备A‑B型或A‑B‑A型嵌段聚乳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
,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来源于玉米淀粉等可再生资源原料所生产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即聚丙交酯,该材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使用后可自然讲解回归到生物资源再生循环系统中,是典型的生物质环保材料。聚乳酸作为一种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其物理机械性能与聚苯乙烯、聚酯等材料相近似,表现出良好的材料性能和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吹塑等传统方法加工成型,同样可以采用共聚或共混改性方法与通用塑料复配使用。目前,聚乳酸在环保农业材料、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日常用品、服饰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但是聚乳酸的材料性能仍需进一步改进提升,例如耐热性相对较差,韧性较低等问题限制其实际应用,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嵌段聚乳酸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通常以聚合反应调控和催化剂调控方法实现嵌段聚乳酸的制备。聚合反应调控方法即通过加料顺序、引发剂等聚合条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



其中,X为轴向取代基团;M为金属元素;
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10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10的脂肪族基团、C6~C30的芳基或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独立的选自卤素、-NO3、CH3COO-、CCl3COO-、ClO4-、-BF4、-BPh4、-CN、-N3、对甲基苯甲酸基、对甲基苯磺酸基、邻硝基苯酚氧负离子、对硝基苯酚氧负离子、间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硝基苯酚氧负离子、2,4,6-三硝基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氯苯酚氧负离子、3,5-二氟苯酚氧负离子、3,5-二-三氟甲基苯酚氧负离子和五氟酚氧负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M选自镁、铝、锌、铬、锰、铁、钴、钛、钇、镍或钌中的一种;
所述R1、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卤素、C1~C5的脂肪族基团、取代的C1~C5的脂肪族基团、C6~C25的芳基或取代的C6~C25的芳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具有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式(III)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式(IV)所示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转变成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选自二茂铁四氟硼酸盐[FcBArF=((3,5(CF3)2C6H3)4B-)Cp2Fe+)]、乙酰基二茂铁四氟硼酸盐[AcFcBArF=((3,5(CF3)2C6H3)4B-)ACCp2Fe+)]中的一种;所述还原剂为二茂钴[CoCp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和式(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2.0~2.5):1;所述还原剂和式(III)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2.0~2.5):1;所述氧化剂和式(II)所示的结构的还原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4.0~4.5):1;所述还原剂和式(IV)所示的结构的氧化态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摩尔比为(4.0~4.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物具体为式101、式102、式103、式104、式105或式106: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式(I)或式(II)结构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金属卟啉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春伟王献红王佛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