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及稀油润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61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振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及稀油润滑方法。该装置包括基座、偏心轴、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同步齿轮、甩油盘,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分别设于偏心轴两端,第一油箱内设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使第一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轴承进行润滑;第二油箱内设有甩油盘,甩油盘使第二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轴承进行润滑。偏心轴的偏心部处于油箱外部,偏心部转动无阻碍,工作损耗低;相对于单个大型油箱,采用两个小型油箱可实现少量润滑油即可保证充分的润滑效果,并且可做到较好的密封设计,避免泄露。同步齿轮与甩油盘,配合上油路设计,无需外设动力即可实现油箱内的油路循环,充分润滑。

A synchronous double eccentric shaft excitation device and lubrication method with thin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及稀油润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振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及稀油润滑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有工业水平的急速发展,在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对外运输中均会大量使用给料机,现有的给料机一般用到激震器振动使物料运行,激震器工作时需要高速旋转,因此需要对轴承保持良好的润滑。授权公告号为CN201567049U的中国专利公开外传动双轴振动器,包括有一个双轴振动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壳体内平行安装有两根偏心轴,两根偏心轴的同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在壳体内装有与齿轮下部相接触的稀油,在壳体上设有连通各轴承和齿轮的通油孔。现有的双偏心轴激振装置采用稀油进行润滑,相比膏状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提升明显,但由于采用了单个大型油箱,因此需要的润滑油量较多,较多的润滑油对密封效果要求更高,且容易发生润滑油泄露的问题;偏心轴的偏心部处于油箱内,偏心轴转动时,润滑油对偏心部形成阻力,因此增加了设备运行的能耗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能耗损失小的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包括基座、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中段位置为偏心部,偏心轴两端部位置通过轴承设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同步齿轮、甩油盘,所述偏心轴包括主动轴、从动轴,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分别设于偏心轴两端,并将偏心轴端部及该对应端的轴承密封于内,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内分别设有润滑油,位于第一油箱内的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齿轮,同步齿轮旋转使第一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一油箱内的轴承进行润滑;位于第二油箱内的主动轴或/和从动轴上设有一同旋转的甩油盘,甩油盘旋转使第二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二油箱内的轴承进行润滑。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座安装于基座上且与基座间密封连接,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第一油箱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于基座一侧并将该侧对应的轴承座覆设于内,第一罩体与基座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油箱包括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罩设于基座一侧并将该侧对应的轴承座覆设于内,第二罩体与基座间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朝向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内一侧形成开放端,另一侧设有轴承压盖进行密封。进一步的,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偏心轴外且对应处于轴承压盖内侧,轴套外侧面设有开口朝外且环绕轴线设置的第一油槽,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贯穿两侧的第一油路通道,轴承压盖内设有第二油路通道,第一油路通道设有若干个,第二油路通道设有若干个,各第一油路通道分布于不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二油路通道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第一油槽处,对应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油槽配合,形成润滑油由高位置第一油路通道进入并从低位置第一油路通道排出的循环油路。进一步的,轴承压盖朝向轴承座的一侧面设有导油槽,导油槽对应一第一油路通道并连通至轴承座内部一侧,形成润滑油由第一油路通道进入轴承座内一侧并通过轴承后从另一侧排出的润滑油路。进一步的,轴承压盖内侧面设有开口朝内且环绕轴线设置的第二油槽,第一油槽与第二油槽错位布置形成迷宫密封结构。进一步的,轴套外还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作用于轴承压盖与轴套之间。进一步的,轴承座的开放端处设有朝向轴承方向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引导润滑油朝向轴承方向聚集。进一步的,第一油箱、第二油箱上分别设有独立设置的加油口、油位镜、泄油口。进一步的,还包括封闭罩,所述封闭罩安装于基座上并位于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之间,封闭罩将偏心轴的偏心部封闭于内。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的稀油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主动轴旋转并通过同步齿轮带动从动轴一同旋转;第一油箱内,同步齿轮旋转的同时飞溅起润滑油;第二油箱内,甩油盘旋转的同时飞溅起润滑油;飞溅起的润滑油从轴承座上的相对水平位置较高的第一油路通道进入,并顺着对应的第二油路通道到达第一油槽内,随后从下方的第二油路通道送出并从轴承座上的相对水平位置较低的第一油路通道排出,形成循环油路,起到润滑、降温、排渣作用;飞溅起的润滑油从第一油路通道进入,经过对应的导油槽进入轴承座内,润滑油从轴承一侧穿过轴承后从另一侧排出,形成润滑油路,起到润滑、排渣作用。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及稀油润滑方法,通过设置两个油箱分别对偏心轴两端的轴承位置进行润滑,使偏心轴的偏心部处于油箱外部,偏心部转动无阻碍,工作损耗低;相对于单个大型油箱,采用两个小型油箱可实现少量润滑油即可保证充分的润滑效果,并且可做到较好的密封设计,避免泄露;偏心轴转动带动同步齿轮与甩油盘旋转,配合上油路设计,无需外设动力即可实现油箱内的油路循环,实现充分润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图1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与图2同位置的不同剖面角度的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基座、11.封闭罩、2.偏心轴、21.偏心部、22.轴承、2a.主动轴、2b.从动轴、3.第一油箱、31.第一罩体、4.第二油箱、41.第二罩体、5.同步齿轮、6.甩油盘、7.轴承座、71.第一油路通道、72.倾斜面、8.轴承压盖、81.第二油路通道、82.导油槽、83.第二油槽、9.轴套、91.第一油槽、92.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包括基座1、偏心轴2、第一油箱3、第二油箱4、同步齿轮5、甩油盘6、轴承座7、轴承压盖8、轴套9。偏心轴2中段位置为偏心部21,偏心轴2两端部位置通过轴承22设于基座1上,偏心轴2包括主动轴2a、从动轴2b,第一油箱3和第二油箱4分别设于偏心轴2两端,并将偏心轴2端部及该对应端的轴承22密封于内,第一油箱3和第二油箱4内分别设有润滑油,位于第一油箱3内的主动轴2a与从动轴2b的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齿轮5,同步齿轮5旋转使第一油箱3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一油箱3内的轴承22进行润滑;位于第二油箱4内的主动轴2a或/和从动轴2b上设有一同旋转的甩油盘6,甩油盘6旋转使第二油箱4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二油箱4内的轴承22进行润滑。轴承座7安装于基座1上且与基座1间密封连接,轴承22安装于轴承座7内,第一油箱3包括第一罩体31,第一罩体31罩设于基座1一侧并将该侧对应的轴承座7覆设于内,第一罩体31与基座1间密封连接,第二油箱4包括第二罩体41,第二罩体41罩设于基座1一侧并将该侧对应的轴承座7覆设于内,第二罩体41与基座1间密封连接,轴承座7朝向第一罩体31内或第二罩体32内一侧形成开放端,另一侧设有轴承压盖8进行密封。轴套9设于偏心轴2外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包括基座、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中段位置为偏心部,偏心轴两端部位置通过轴承设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同步齿轮、甩油盘,所述偏心轴包括主动轴、从动轴,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分别设于偏心轴两端,并将偏心轴端部及该对应端的轴承密封于内,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内分别设有润滑油,位于第一油箱内的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齿轮,同步齿轮旋转使第一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一油箱内的轴承进行润滑;位于第二油箱内的主动轴或/和从动轴上设有一同旋转的甩油盘,甩油盘旋转使第二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二油箱内的轴承进行润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包括基座、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中段位置为偏心部,偏心轴两端部位置通过轴承设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同步齿轮、甩油盘,所述偏心轴包括主动轴、从动轴,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分别设于偏心轴两端,并将偏心轴端部及该对应端的轴承密封于内,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内分别设有润滑油,位于第一油箱内的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上分别套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齿轮,同步齿轮旋转使第一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一油箱内的轴承进行润滑;位于第二油箱内的主动轴或/和从动轴上设有一同旋转的甩油盘,甩油盘旋转使第二油箱内的润滑油飞溅对位于第二油箱内的轴承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座安装于基座上且与基座间密封连接,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所述第一油箱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于基座一侧并将该侧对应的轴承座覆设于内,第一罩体与基座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油箱包括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罩设于基座一侧并将该侧对应的轴承座覆设于内,第二罩体与基座间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朝向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内一侧形成开放端,另一侧设有轴承压盖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设于偏心轴外且对应处于轴承压盖内侧,轴套外侧面设有开口朝外且环绕轴线设置的第一油槽,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贯穿两侧的第一油路通道,轴承压盖内设有第二油路通道,第一油路通道设有若干个,第二油路通道设有若干个,各第一油路通道分布于不同高度位置,所述第二油路通道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第一油槽处,对应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油槽配合,形成润滑油由高位置第一油路通道进入并从低位置第一油路通道排出的循环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同步双偏心轴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业李居涛翁川江秦双迎黄剑斌蔡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