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57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12
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包括:刷式热密封圈和防热环;防热环固定安装在舱体表面,防热环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防热环中心开有通孔;舵轴穿过防热环中心的通孔分别连接舱体和舵;舵轴与防热环中心通孔不接触;防热环与舵轴之间的间隙采用刷式热密封圈进行热密封。舵朝向舱体表面一侧设置有与防热环的凸台结构的形状配合的凹槽结构;防热环的总高度大于舱体和舵之间的缝隙;舵与防热环之间不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舵轴部位承力、防热功能分离,解决了舵轴部位承受严酷气动加热导致舵轴刚强度可靠性不确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属于舵轴防热

技术介绍
飞行器的空气舵是控制飞行器飞行姿态的重要部件,空气舵在飞行姿态控制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转动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姿态,所以,舵轴的刚强度是飞行器稳定控制的重要技术指标。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未来飞行器的发展方向都是“更快”,但是飞行器的速度达到一定速度后,飞行器各部位承受的气动热环境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舵轴部位由于受到气动干扰,其气动热比较严重,可能导致舵轴局部烧蚀或温度过高引起舵轴刚强度下降,并且由于舵轴转动,舵轴部位高速气流的热密封问题也是难点。对于舵轴部位传统防热措施是采取耐烧蚀的复合材料舵轴设计或者采取金属舵轴外设计复合材料防热杯的措施。传统防热措施的缺点是由于舵轴部位的热环境计算较为复杂,难以准确模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度,所以即使采取了复合材料舵轴或者防热杯措施也难以预示实际工况下舵轴的刚强度,舵轴可靠性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式热密封圈(5)和防热环(2);/n防热环(2)固定安装在舱体(3)表面;/n防热环(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防热环(2)中心开有通孔;/n舵轴(4)穿过防热环(2)中心的通孔分别连接舱体(3)和舵(1);舵轴(4)与防热环(2)中心通孔不接触;防热环(2)与舵轴(4)之间的间隙采用刷式热密封圈(5)进行热密封;/n舵(1)朝向舱体(3)表面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防热环(2)的凸台结构的形状配合;/n防热环(2)的总高度大于舱体(3)和舵(1)之间的缝隙;/n舵(1)与防热环(2)之间不接触,舵(1)与防热环(2)之间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式热密封圈(5)和防热环(2);
防热环(2)固定安装在舱体(3)表面;
防热环(2)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防热环(2)中心开有通孔;
舵轴(4)穿过防热环(2)中心的通孔分别连接舱体(3)和舵(1);舵轴(4)与防热环(2)中心通孔不接触;防热环(2)与舵轴(4)之间的间隙采用刷式热密封圈(5)进行热密封;
舵(1)朝向舱体(3)表面一侧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防热环(2)的凸台结构的形状配合;
防热环(2)的总高度大于舱体(3)和舵(1)之间的缝隙;
舵(1)与防热环(2)之间不接触,舵(1)与防热环(2)之间缝隙与舱体(3)和舵(1)之间的缝隙相等;
舵轴(4)与防热环(2)之间能够相对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热、承力功能分离的舵轴防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舵轴(4)侧壁与防热环(2)中心通孔内壁之间的单边间隙为2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仟聂亮李宇王迅刘宇飞周禹常园园徐玮刘国良陈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