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350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03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使用方法,其包括顶板、底板、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顶板固定连接,下模具与底板固定连接,顶板和底板用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与注塑机固定连接,并使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远离或靠近,上模具靠近下模具一侧插嵌固定有上模芯,下模具靠近上模具一侧插嵌固定有下模芯,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靠近的侧壁抵接,此时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留有空隙用于风扇的注塑,顶板上开设有注塑孔,注塑孔与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的空隙连通,上模具和下模具上设置有脱模机构,脱模机构用于风扇注塑完毕后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脱离。本申请具有成型风扇快速脱模的效果。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ld and an injection using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使用方法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射入注塑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注塑成型的成型品造型各异,成型品的造型取决于注塑模具形成的注塑空间造型,风扇状的成型品取出时,需要脱离注塑模具,由于成型品是通过高温注塑的加工方法,冷却后极易与注塑模具粘连。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风扇脱模效率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风扇脱模效率慢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使用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顶板、底板、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顶板固定连接,下模具与底板固定连接,顶板和底板用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与注塑机固定连接,并使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远离或靠近,上模具靠近下模具一侧插嵌固定有上模芯,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上模具(3)与顶板(1)固定连接,下模具(4)与底板(2)固定连接,顶板(1)和底板(2)用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与注塑机固定连接,并使上模具(3)和下模具(4)相互远离或靠近,上模具(3)靠近下模具(4)一侧插嵌固定有上模芯(31),下模具(4)靠近上模具(3)一侧插嵌固定有下模芯(41),上模具(3)和下模具(4)相互靠近的侧壁抵接,此时上模芯(31)和下模芯(41)之间留有空隙用于风扇的注塑,顶板(1)上设有注塑孔(12),注塑孔(12)与上模芯(31)和下模芯(41)之间的空隙连通,上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上模具(3)与顶板(1)固定连接,下模具(4)与底板(2)固定连接,顶板(1)和底板(2)用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与注塑机固定连接,并使上模具(3)和下模具(4)相互远离或靠近,上模具(3)靠近下模具(4)一侧插嵌固定有上模芯(31),下模具(4)靠近上模具(3)一侧插嵌固定有下模芯(41),上模具(3)和下模具(4)相互靠近的侧壁抵接,此时上模芯(31)和下模芯(41)之间留有空隙用于风扇的注塑,顶板(1)上设有注塑孔(12),注塑孔(12)与上模芯(31)和下模芯(41)之间的空隙连通,上模具(3)和下模具(4)上设置有脱模机构(5),脱模机构(5)用于风扇注塑完毕后与上模具(3)和下模具(4)的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5)包括连动组件(51)、第一从动组件(52)和第二从动组件(53),连动组件(51)包括第一螺杆(511)和第二螺杆(512),第一螺杆(511)和第二螺杆(51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杆(511)和第二螺杆(512)中轴线共线且两者自身螺纹纹路相反,上模具(3)内部开设有调距腔室(6),调距腔室(6)一端位于上模具(3)内部,另一端横跨上模具(3)与上模芯(31)交接处,且开通至上模芯(31)内部,第一螺杆(511)与上模具(3)螺纹连接并深入上模具(3)内部的调距腔室(6)中,上模芯(31)开设有容纳槽(7),容纳槽(7)沿远离下模芯(41)方向开设,容纳槽(7)深入上模芯(31)一端与调距腔室(6)开通,第一从动组件(52)包括连接螺杆(521)和顶杆(522),连接螺杆(521)沿调距腔室(6)长度方向设置,连接螺杆(521)一端的外螺纹与第一螺杆(511)外螺纹咬合,另一端与顶杆(522)端部固定连接,顶杆(522)长度方向沿容纳槽(7)长度方向设置,顶杆(522)外壁与容纳槽(7)槽壁抵接,第一螺杆(511)转动供连接螺杆(521)带动顶杆(522)伸出容纳槽(7)向靠近下模芯(41)方向移动,第一螺杆(511)和第二螺杆(512)交接处所在平面与上模具(3)和下模具(4)合并时接缝所在平面共面,第二螺杆(512)和第二从动组件(53)以第一螺杆(511)和第二螺杆(512)交接处所在平面为对称轴,以同样方式设置于下模具(4)和下模芯(4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22)上固定设置有推板(8),推板(8)位于顶杆(522)远离连接杆一端,上模芯(31)上开设有收纳槽(81),上模具(3)和下模具(4)闭合抵接时,推板(8)位于收纳槽(81)内且推板(8)周向外壁与收纳槽(81)槽壁抵接,推板(8)远离顶杆(522)的端面与所在上模具(3)正对下模具(4)的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81)槽壁倾斜设置,收纳槽(81)槽壁由槽口向槽底逐渐相互靠近,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怀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鼎瑞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