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35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所述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与测量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架与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弧形支撑块相互间隔地固定于支撑底架上,两个弧形支撑块用于支撑钢管,测量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轴、旋转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控制器与报警器,安装座安装于支撑底架的一端。该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钢管的壁厚是否均匀。

A non-contact wall thickness measuring device for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的壁厚检测是一个常见的测量工作,一般利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利用千分尺测内径和测外径的方法分别得到钢管的内径与外径,两值相减再除以二就是钢管壁厚了。利用误差分析原理,内径外径分别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得到相对准确的数值。以微分套筒的基准线为基准读取左边固定套筒刻度值,再以固定套筒基准线读取微分套筒刻度线上与基准线对齐的刻度,即为微分套筒刻度值,将固定套筒刻度值与微分套筒刻度值相加,即为测量值。然而,这样测量得到的进是钢管的一个位置的壁厚,对于拉出来的钢管其圆周各个位置的壁厚不一样,利用千分尺难以测得钢管的壁厚是否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检测钢管壁厚是否均匀的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与测量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架与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弧形支撑块相互间隔地固定于支撑底架上,两个弧形支撑块用于支撑钢管,测量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轴、旋转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控制器与报警器,安装座安装于支撑底架的一端,旋转气缸安装于安装座上,旋转轴连接于旋转气缸上,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均安装于旋转轴上,第一接近开关插设于钢管的内部,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钢管的外部,控制器与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均电性连接,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旋转气缸用于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旋转,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以判定钢管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轴同轴插设于钢管的中心,第一接近开关通过横杆连接于旋转轴的端部,并朝钢管的内周壁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近开关通过连接架连接于旋转轴上,第二接近开关朝钢管的外周壁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架包括径向杆、轴向杆与安装杆,径向杆邻近旋转气缸设置并沿旋转轴的径向向外延伸,轴向杆的端部垂直连接于径向杆的端部,安装杆垂直安装于轴向杆的端部,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于安装杆的端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轴向杆与旋转轴平行,安装杆与旋转轴垂直并朝钢管的外周壁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近开关与钢管的内周壁相互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间隙,第二接近开关与钢管的外周壁相互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均为0至3毫米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均为模拟量接近开关,其感测到的电压为0至10伏特。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钢管的长度为至米,弧形支撑块上形成有凹弧槽,安装杆的端部还设置有接触式跳动检测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弧形支撑块分别支撑于钢管的相对两端,凹弧槽的直径大于钢管的外径,凹弧槽的底面形成有滑动凹弧面,钢管的周面抵持于滑动凹弧面上。在钢管较长的情况下,钢管难以转动,通过旋转气缸驱动旋转轴旋转,从而驱动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旋转,第一接近开关与钢管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偏差产生了电压,第二接近开关与钢管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偏差产生了电压,控制器根据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即电压信号,以判定钢管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判断钢管的壁厚是否合格,即便于检测钢管壁厚是否均匀,并且可以判断钢管的内周面与外周面的同心度是否合格,因为偏心太大则会导致接近开关内的电压过大而引起报警。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所述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与测量组件。例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架与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弧形支撑块相互间隔地固定于支撑底架上,两个弧形支撑块用于支撑钢管,测量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轴、旋转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控制器与报警器。例如,安装座安装于支撑底架的一端,旋转气缸安装于安装座上,旋转轴连接于旋转气缸上,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均安装于旋转轴上,第一接近开关插设于钢管的内部,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钢管的外部,控制器与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均电性连接。例如,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旋转气缸用于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旋转。例如,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以判定钢管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30与测量组件40,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底架与两个弧形支撑块35,两个弧形支撑块35相互间隔地固定于支撑底架上,两个弧形支撑块35用于支撑钢管105,测量组件40包括安装座41、旋转轴42、旋转气缸43、第一接近开关44、第二接近开关45、控制器与报警器,安装座41安装于支撑底架的一端,旋转气缸43安装于安装座41上,旋转轴42连接于旋转气缸43上,第一接近开关44与第二接近开关45均安装于旋转轴42上,第一接近开关44插设于钢管105的内部,第二接近开关45设置于钢管105的外部,控制器与第一接近开关44及第二接近开关45均电性连接,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旋转气缸43用于通过旋转轴42带动第一接近开关44及第二接近开关45旋转,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接近开关44与第二接近开关45的检测信号以判定钢管105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在钢管105较长的情况下,钢管105难以转动,通过旋转气缸43驱动旋转轴42旋转,从而驱动第一接近开关44与第二接近开关45旋转,第一接近开关44与钢管105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偏差产生了电压,第二接近开关45与钢管105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偏差产生了电压,控制器根据第一接近开关44与第二接近开关45的检测信号即电压信号,以判定钢管105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判断钢管105的壁厚是否合格,并且可以判断钢管105的内周面与外周面的同心度是否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与测量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架与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弧形支撑块相互间隔地固定于支撑底架上,两个弧形支撑块用于支撑钢管,测量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轴、旋转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控制器与报警器,安装座安装于支撑底架的一端,旋转气缸安装于安装座上,旋转轴连接于旋转气缸上,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均安装于旋转轴上,第一接近开关插设于钢管的内部,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钢管的外部,控制器与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均电性连接,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旋转气缸用于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旋转,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以判定钢管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与测量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架与两个弧形支撑块,两个弧形支撑块相互间隔地固定于支撑底架上,两个弧形支撑块用于支撑钢管,测量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轴、旋转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控制器与报警器,安装座安装于支撑底架的一端,旋转气缸安装于安装座上,旋转轴连接于旋转气缸上,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均安装于旋转轴上,第一接近开关插设于钢管的内部,第二接近开关设置于钢管的外部,控制器与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均电性连接,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旋转气缸用于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一接近开关及第二接近开关旋转,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以判定钢管的壁厚偏差是否落入预设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轴同轴插设于钢管的中心,第一接近开关通过横杆连接于旋转轴的端部,并朝钢管的内周壁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接近开关通过连接架连接于旋转轴上,第二接近开关朝钢管的外周壁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钢管壁厚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架包括径向杆、轴向杆与安装杆,径向杆邻近旋转气缸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鹏嵇明军罗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