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35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楼宇内垃圾不能直接分类输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垃圾投放平台;垃圾摄取器,摄取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含有垃圾特征信息与垃圾分类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垃圾识别模块;当获取到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生成允许投放指令;当未获取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时,生成禁止投递指令;以及动作机构,当收到所述允许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进行收集动作,以使所述生活垃圾落入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收集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楼宇智能化垃圾能够从源头上直接对垃圾进行分类输送,并且智能识别,降低垃圾分拣难度。

An intelligent garbage sorting system for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投放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生活垃圾都进行分拣运输和回收利用,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拣及回收。在全球一些特别注重环保的国家里,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是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还处于初步推广阶段,存在收运系统不配套,分类收集知识普及不足,政策法规跟不上,拾荒者等诸多问题。在我国垃圾处理的方法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蚊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不适应分类收集处置的要求是我国各地垃圾收运系统的通病,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我国现在的楼房设计因垃圾通道堆集不便清理而取消,致使人们倾倒垃圾不方便,增加了劳动量。加之家用垃圾筒种类比较单一,生活垃圾从源头上没有分类,基本一筒装,致使垃圾汇集,增加了分拣的劳动量,也浪费了可回收的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通过在源头上设置垃圾投放平台并且能够对投放的垃圾进行智能识别,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并且回收的垃圾直接被输送所对应的分类池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包括:垃圾投放平台,供使用者投放生活垃圾;垃圾摄取器,摄取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含有垃圾特征信息与垃圾分类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垃圾识别模块,辅助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当获取到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生成允许投放指令;当未获取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时,生成禁止投递指令;以及动作机构,当收到所述允许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进行收集动作,以使所述生活垃圾落入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收集口;当收到所述禁止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未分类垃圾收集口内;垃圾运输模块,接收由垃圾投放平台输入的已分类好的垃圾,并运输到分类垃圾处理池的对应池体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垃圾投放平台包括室内垃圾处理入口以及公共垃圾处理入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室内垃圾处理入口包括安装于室内用于住户直接使用,其设置于墙体内并设置有多个分类垃圾收集口,其通过管道直接与垃圾运输模块连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共垃圾处理入口包括设置于楼道内用于公共投放垃圾的公共垃圾投放入口,其通过管道与垃圾运输模块连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未分类垃圾收集口设置有出口,用于将未能分类的垃圾输送到出口处供使用者重新投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选自生活垃圾的照片、红外影像、透视影像、磁电感应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垃圾摄取器选自照相机、红外相机、透视相机、电磁感应成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类模块,当收到允许投递指令时,根据所述垃圾分类信息打开对于类别的垃圾分类容器,同时关闭其他类别的垃圾分类容器,以使所述生活垃圾落入对应类别的垃圾分类容器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至少显示与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以及,语音播报模块,至少对应播报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内容。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用于搭建该垃圾分拣系统的搭建方法,其目的在于方便检索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城市的建筑物内设置分类垃圾回收的管道,将管道连通至用户的室内以及建筑的公共垃圾投放处,并且在该垃圾投放平台上设置垃圾智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投放的垃圾属于什么类型,并且对应的打开其投放入口,使其在投放时直接被识别分类,不需要人工分类,并且分类后就能够直接被输送至所对应的分类池中,而当发生未能识别的垃圾时,则会被送回至垃圾投放平台的出口,需要用户重新投放,重新识别;这样就可以降低垃圾的分拣处理难度,并且从源头上直接分类输送,不会产生交叉混合垃圾,避免重新分类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室内垃圾处理入口;2、室内未分类垃圾收集口;3、室外垃圾处理入口;4、、室外未分类垃圾收集口;5、垃圾运输管道;6、废水运输管道;7、分类垃圾处理池;8、废水处理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如图1所示,为城市设置垃圾分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的识别和分类投递运输收集的功能。该系统包括:垃圾投放平台、垃圾摄取器(也即垃圾识别器)、存储模块、垃圾识别模块、动作机构、电源、通信模块、通信线路等。电源用于为上述部件供给电能。通信模块和通信线路负责上述各个相关部件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工作。垃圾投放平台用于供投放者投放生活垃圾。垃圾投放平台包括有两个入口,室内垃圾处理入口1和室外垃圾处理入口2,其中室内垃圾处理入口1设置在用户的室内,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内置垃圾运输管道5以及废水运输管道6,垃圾运输管道5和废水运输管道6一端设置在用户的室内用于直接投放垃圾和废水;室外垃圾处理入口通常设置在公共区域的定点垃圾投放处,通过设置垃圾箱体进行垃圾投放,垃圾箱体也通过垃圾运输管道5和废水运输管道6进行运输,而垃圾运输管道5和废水运输管道6的另一端直接通往城市的垃圾处理中心,在垃圾处理中心设置有分类垃圾处理池7和废水处理池8,垃圾可以通过运输带运输至分类垃圾处理池7,也可以通过负压吸附从而将垃圾运输至分类垃圾处理池7。在使用时,投放者必须先将欲投放的生活垃圾投放在垃圾投放平台上,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才能进行下一部动作。垃圾投放平台一般处于竖直状态,其上端通过电锁锁合,以便封闭垃圾收集口。当垃圾收集口需要打开时,电动机构动作,使垃圾投放平台呈水平状态,此时垃圾收集口打开,以便投放垃圾。垃圾摄取器负责摄取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垃圾摄取器可以选自照相机、红外相机、透视相机、电磁感应成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可以选自生活垃圾的照片、红外影像、透视影像、磁电感应信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当垃圾摄取器是照相机时,可以拍摄垃圾投放平台上的生活垃圾的照片。当垃圾摄取器是红外相机时,可以拍摄垃圾投放平台上的生活垃圾的红外影像。其余同理。存储模块负责至少存储含有垃圾特征信息与垃圾分类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垃圾识别模块负责从存储模块的数据库中获取与所放置的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该数据库为垃圾分类信息库,里面储存与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相对应的分类信息(如第一类垃圾分类信息、第二类垃圾分类信息…第N类垃圾分类信息等)。具体而言,当垃圾摄取器摄取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后,会将该特征信息传输至垃圾识别模块。垃圾识别模块将该特征信息与垃圾分类信息库中存储的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垃圾投放平台,供使用者投放生活垃圾;/n垃圾摄取器,摄取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n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含有垃圾特征信息与垃圾分类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n垃圾识别模块,辅助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当获取到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生成允许投放指令;当未获取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时,生成禁止投递指令;以及动作机构,当收到所述允许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进行收集动作,以使所述生活垃圾落入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收集口;当收到所述禁止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未分类垃圾收集口内;/n垃圾运输模块,接收由垃圾投放平台输入的已分类好的垃圾,并运输到分类垃圾处理池的对应池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投放平台,供使用者投放生活垃圾;
垃圾摄取器,摄取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含有垃圾特征信息与垃圾分类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
垃圾识别模块,辅助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生活垃圾的特征信息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当获取到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生成允许投放指令;当未获取相对应的垃圾分类信息时,生成禁止投递指令;以及动作机构,当收到所述允许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进行收集动作,以使所述生活垃圾落入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收集口;当收到所述禁止投递指令时,控制所述垃圾投放平台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未分类垃圾收集口内;
垃圾运输模块,接收由垃圾投放平台输入的已分类好的垃圾,并运输到分类垃圾处理池的对应池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投放平台包括室内垃圾处理入口以及公共垃圾处理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垃圾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垃圾处理入口包括安装于室内用于住户直接使用,其设置于墙体内并设置有多个分类垃圾收集口,其通过管道直接与垃圾运输模块连通。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维腾方宝兔李青石保亮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