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32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包括试管套本体及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试管套本体包括多个从左至右相串联的适于套设采血试管的套环;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设于左端套环左侧。有益效果:采血前近距离的对照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上内容,将同一病人需要用到的采血试管按照采血顺序由左至右逐一的插至于所设置的多个套环中,采血时,从左至右逐一的拿取所插放的采血试管对病人直接进行采血即可,如此,即使得同一病人采血试管数量及采血顺序均能得到很好的把控,使得不会出现采血数量少导致某一检测项目没有采血,还使得不会发生采血顺序出错相关问题,使得本申请使用安全可靠,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
技术介绍
在各大医院的检验科室,经常需要使用采血试管对病人进行采血,以通过病人血样检测病人身体各项功能指标是否正常,如通过病人血样检测病人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血糖、红细胞压积及微量元素等等,因每一项功能检测均是独立的,所以对于病人多项功能指标的检测,就需要抽取病人多支试管血。而在正常情况下的健康检查,一个病人抽血化验一般需要抽取五支到十支试管血,有的盛至需要抽取十几支试管血。基于上述所述,传统的抽血方式主要为:医护人员将所有病人需要抽血的各种备用采血试管集中放置于位于其身体一旁的试管架中,再逐一的拿取不同的采血试管对病人进行采血,采血完毕后则将采完血的采血试管搁置于位于其身体另一旁的试管架上。对于上述操作方式,虽然使用广泛,但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因采血检测项目较多,使得所备用的采血试管也较多,这就易存在同一病人采血漏掉的可能,即某一项采血检测没有采血,另一方面,检测不同项目的采血试管对应的试管上盖帽颜色不同,其内所装置的添加剂也不同,如有的预装有抗凝剂及有的预装有促凝剂等等,因添加剂的性质不同,所以这就要求需要严格按照采血顺序对病人进行采血,以保证血液采集质量,减少不同采血试管间的相互影响。而常规采血顺序主要为依据采血试管上盖帽的颜色进行把控;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225-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中规定和经验总结,建议真空采血管采血顺序如下:血培养瓶(厌氧优先)→无添加剂管(盖帽颜色为红色,金黄色管)→凝血试管(盖帽颜色为蓝色)→其它有抗凝剂管(盖帽颜色依次为黑-绿-紫-灰)。在临时依据这么多的盖帽颜色确定采血顺序时,如记忆不牢,则易使得记忆混淆,使得采血顺序极易发生错误,进而影响血液采集质量,使得后续某些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会不准确而导致引起误诊。因此,上述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包括试管套本体及用以指导采血顺序的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所述试管套本体包括多个适于套设采血试管的套环,多个所述套环从左至右相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设于左端所述套环左侧。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还包括用以指导采血顺序的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所述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设于右端所述套环右侧。优选地,所述试管套本体还包括多根连接带;多根所述连接带对应连接至多个所述套环之间,以使每相邻两所述套环之间隔开一定间距。优选地,每根所述连接带的长度均为L;所述L=2.0mm-5.0mm。优选地,所述试管套本体还包括左延长带及右延长带;所述左延长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套环左侧,所述右延长带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套环右侧;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为粘设于所述左延长带前端面,所述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为粘设于所述右延长带前端面。优选地,每个所述套环前半部分透明,后半部分前内壁均形成为防滑磨砂面。优选地,所述试管套本体为塑胶材质制作,并为由前至后对半分设的前半部分套管件和后半部分套管件构成;所述前半部分套管件包括多个开口朝后的前半圆形套、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前半圆形套端部之间的多个前连接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前半圆形套左侧的左前延长带及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前半圆形套右侧的右前延长带;所述后半部分套管件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后半圆形套、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后半圆形套端部之间的多个后连接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后半圆形套左侧的左后延长带及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后半圆形套后侧的后前延长带;所述左前延长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左后延长带相热融形成一体,以构成所述左延长带;所述前半圆形套与相对位置所述后半圆形套相拼接构成所述套环;所述前连接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后连接带相热融形成一体,以构成所述连接带;所述右前延长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右后延长带相热融形成一体,以构成所述右延长带。优选地,所述试管套本体为硬质塑胶材质制作,并为由前至后对半分设的前半部分套管件和后半部分套管件构成;所述前半部分套管件包括多个开口朝后的前半圆形套、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前半圆形套端部之间的多个前连接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前半圆形套左侧的左前延长带及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前半圆形套右侧的右前延长带;每个所述前连接带后端面中部分别向后凸设有一上下两端尺寸逐渐增大的卡凸;所述后半部分套管件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后半圆形套、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后半圆形套端部之间的多个后连接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后半圆形套左侧的左后延长带及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后半圆形套后侧的后前延长带;每个所述后连接带前端面中部分别向后开设有一上下两端尺寸逐渐增大的卡槽;每个所述卡凸均卡固至相对位置所述卡槽内,以使相对位置所述前连接带与所述后连接带相固定为一体;所述左前延长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左后延长带相抵贴,以构成所述左延长带;所述前半圆形套与相对位置所述后半圆形套相拼接构成所述套环;所述前连接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后连接带相固定为一体,以构成所述连接带;所述右前延长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右后延长带相抵贴,以构成所述右延长带。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用以防止所述套环内所插至的采血试管滑脱的波珠螺丝;每个所述后半圆形套后端面分别向后凸设有一中空螺柱,每个所述后半圆形套前端面分别开设有与相应位置所述中空螺柱相连通的前过口;多个所述波珠螺丝从后至前对应螺纹旋接于多个所述中空螺柱内,且多个所述波珠螺丝前端内的弹珠对应伸露出至多个所述后半圆形套前端面的前过口外。优选地,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前端面及所述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前端面均从左至右被分成第一列核对区、第二列核对区、第三列核对区及第四列核对区;所述第一列核对区从上至下设有“抽血顺序编号”核对字样;所述第二列核对区从上至下对应所述“抽血顺序编号”核对字样设有核对采血试管的盖帽及其颜色的“盖帽及其颜色”核对图案;所述第三列核对区从上至下对应所述“抽血顺序编号”核对字样设有核对采血试管内置抗凝剂/添加剂名称的“抗凝剂/添加剂”名称核对字样;所述第四列核对区从上至下对应所述“抽血顺序编号”核对字样设有核对采血试管检测项目名称的“检测项目”名称核对字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在具体实施时,采血前近距离的对照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上内容,将同一病人需要用到的采血试管按照采血顺序由左至右逐一的插至于所设置的多个所述套环中,在需要对病人进行采血时,从左至右逐一的拿取所插放的采血试管对病人直接进行采血即可,如此,即使得同一病人采血试管数量及采血顺序均能得到很好的把控,使得不会出现采血数量少导致某一检测项目没有采血,还使得不会发生采血顺序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管套本体及用以指导采血顺序的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n所述试管套本体包括多个适于套设采血试管的套环,多个所述套环从左至右相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设于左端所述套环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管套本体及用以指导采血顺序的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
所述试管套本体包括多个适于套设采血试管的套环,多个所述套环从左至右相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设于左端所述套环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指导采血顺序的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
所述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设于右端所述套环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套本体还包括多根连接带;
多根所述连接带对应连接至多个所述套环之间,以使每相邻两所述套环之间隔开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连接带的长度均为L;所述L=2.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套本体还包括左延长带及右延长带;
所述左延长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套环左侧,所述右延长带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套环右侧;所述第一采血顺序核对标贴为粘设于所述左延长带前端面,所述第二采血顺序核对标贴为粘设于所述右延长带前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环前半部分透明,后半部分前内壁均形成为防滑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把控采血数量及采血顺序的试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套本体为塑胶材质制作,并为由前至后对半分设的前半部分套管件和后半部分套管件构成;
所述前半部分套管件包括多个开口朝后的前半圆形套、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前半圆形套端部之间的多个前连接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前半圆形套左侧的左前延长带及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前半圆形套右侧的右前延长带;
所述后半部分套管件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后半圆形套、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后半圆形套端部之间的多个后连接带、向左连接于左端所述后半圆形套左侧的左后延长带及向右连接于右端所述后半圆形套后侧的后前延长带;
所述左前延长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左后延长带相热融形成一体,以构成所述左延长带;所述前半圆形套与相对位置所述后半圆形套相拼接构成所述套环;所述前连接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后连接带相热融形成一体,以构成所述连接带;所述右前延长带与相对位置所述右后延长带相热融形成一体,以构成所述右延长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