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3332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其包括金属活性组分和负载所述金属活性组分的载体,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含WO

A hydrotreating catalys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原油重劣质化的加剧以及油品质量标准的不断升级,面对逐渐普遍化的国VI标准油品的生产,炼油企业在维持加工生产超低硫柴油(<10ppm)的同时,还需进一步降低油品中的烯烃、芳烃、苯等不饱和烃含量。对炼油工业而言,加氢催化剂活性的提高无疑是保证多项产品指标以及满足环保指标最经济的方式。CN100998952A专利提供了一种含有W、Mo、Ni、P的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该催化剂金属含量高,在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加工时具有烯烃饱和低温活性好,降低了反应器如何温度等优点,然而此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脱硫、脱氮效果不佳。CN103521236A描述了一种含以Mo、Ni、Co、W为活性金属,Mg为助剂元素,TiO2-Al2O3为载体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于催化剂中含有TiO2和Mg,从而改善了活性金属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二烯烃缩聚,使焦化汽油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加氢精制,减缓了结焦速率,且脱硫、脱氮效果较好。CN108236965A专利公开了一种改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一种浸渍了金属Mg和机械混合了柠檬酸的分子筛/氧化铝复合载体。Mg2+取代了氧化铝尖晶石结构中的四面体Al3+,促进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促进了Mo物种的硫化,使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该加氢处理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兼具高脱硫、脱氮、烯烃饱和性能,是性能优异的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适用于所有馏分油以及煤制油的加氢处理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应用。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金属活性组分和负载所述金属活性组分的载体,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含WO3、NiO、CoO和MoO3,所述载体的结构中包括MgO和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所述MgO均匀分散在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中,且至少大部分MgO均匀分散在所述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的孔道表面。可选地,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中包含:WO35-30wt%,MoO35-20wt%,MgO0.1-8wt%,且,Ni与W和Mo总量的摩尔比为1:1-1:5,Co与Ni的摩尔比为12:1-1:12。可选地,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中WO3的含量为8-30wt%。可选地,所述催化剂中,Ni与W和Mo总量的摩尔比为1:1-1:4。可选地,所述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选自氧化铝、氧化铝-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氧化铝为γ-Al2O3。可选地,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还包括浸渍于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和/或载体的有机物。可选地,所述有机物为含氧有机物或含氮有机物。可选地,所述含氧有机物选自有机醇、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含氮有机物为有机胺。可选地,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中,有机物与Ni和Co总量的摩尔比为0.1-8,优选为0.2-4。可选地,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中,有机物与W的摩尔比为0.2-3。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载体与含Ni化合物、含Co化合物、含Mo化合物和含W化合物的溶液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经干燥或焙烧,得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可选地,所述含W化合物选自钨酸铵、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乙基偏钨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含Ni化合物为Ni的水溶性盐,优选为Ni的硝酸盐、醋酸盐、碳酸盐、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含Co化合物为Co的水溶性盐,优选为Co的硝酸盐、醋酸盐、碳酸盐、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含Mo化合物选自三氧化钼、仲钼酸铵、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混合的方式为共同浸渍或分步浸渍。可选地,所述干燥或焙烧的温度为100-600℃,时间为3-24小时。可选地,所述载体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的粉末与Mg溶液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再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二次干燥、在非氧化性气氛下焙烧,得产物B;再将产物B与粘结剂混合、成型、干燥、焙烧,得所述载体。可选地,所述Mg溶液选自硝酸镁、醋酸镁、硫酸镁、碱式碳酸镁、氯化镁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水溶性低碳醇、低碳酸、低碳胺和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水溶性低碳醇选自乙二醇、丙三醇、丁醇、异丙醇、聚乙二醇、二乙二醇、丁二醇、糖醇。可选地,所述低碳酸选自柠檬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糖酸。可选地,所述低碳胺选自糖胺;所述糖选自蔗糖、丙糖、戊糖、己糖、糖苷。可选地,所述粘结剂为氧化铝前驱体。可选地,所述氧化铝前驱体选自拟薄水铝石、薄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无定型氧化铝、湃铝石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非氧化性气氛为惰性气氛,优选为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可选地,所述在非氧化性气氛下焙烧的焙烧温度为170-350℃,焙烧时间为2-8小时。可选地,所述产物B中碳的含量为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单层物理吸附量的1.5倍以上,Mg的含量为1-20wt%。可选地,所述产物B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90wt%。可选地,产物B与粘结剂混合物成型干燥后焙烧的条件为:焙烧温度400-800℃,焙烧时间2-10小时。可选地,所述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的粉末与Mg溶液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的方式为同时将含Mg溶液和有机溶剂与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粉末进行混合,或先将含Mg溶液与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粉混合,所得物经干燥后,再与有机溶剂混合。可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向混合物A中添加有机物的步骤。为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加氢处理催化剂在一切馏分油、原油二次加工产品或煤制油过程的加氢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通过采用Ni-Mo-Co-W的氧化物为作为金属活性组分,结合至少大部分均匀分散在载体中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的孔道表面的MgO,从而有效地调整了该催化剂的脱硫、脱氮、烯烃饱和性能以及大幅提升了该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有机溶剂在煅烧后,形成的碳的表面很好的保护了Mg,,从而使得Mg更多更均匀的分散暴露在基体的孔道表面,从而有利于Mg与载体以及活性金属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并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孔结构,保持孔道畅通,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能很好的用于催化馏分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活性组分和负载所述金属活性组分的载体,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含W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活性组分和负载所述金属活性组分的载体,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含WO3、NiO、CoO和MoO3,所述载体的结构中包括MgO和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所述MgO均匀分散在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中,且至少大部分MgO均匀分散在所述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的孔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中包含:WO35-30wt%,MoO35-20wt%,MgO0.1-8wt%,且,Ni与W和Mo总量的摩尔比为1:1-1:5,Co与Ni的摩尔比为12:1-1:12;优选地,以催化剂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中WO3的含量为8-30wt%;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中,Ni与W和Mo总量的摩尔比为1: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孔道的金属氧化物基体选自氧化铝、氧化铝-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氧化铝为γ-Al2O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还包括浸渍于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和/或载体的有机物;优选地,所述有机物为含氧有机物或含氮有机物;优选地,所述含氧有机物选自有机醇、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氮有机物为有机胺;优选地,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中,有机物与Ni和Co总量的摩尔比为0.1-8,更优选为0.2-4。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载体与含Ni化合物、含Co化合物、含Mo化合物和含W化合物的溶液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经干燥或焙烧,得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W化合物选自钨酸铵、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乙基偏钨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Ni化合物为Ni的水溶性盐,优选为Ni的硝酸盐、醋酸盐、碳酸盐、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Co化合物为Co的水溶性盐,优选为Co的硝酸盐、醋酸盐、碳酸盐、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Mo化合物选自三氧化钼、仲钼酸铵、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章贵高杨陈宇霏辛靖王宁吴颖韩龙年陈松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