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驱体合成中稳定分离母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母液分离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前驱体合成中稳定分离母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因三元材料具有成本低、容量高、安全性能好等优异性,在手机电池、数码产品、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需求应用逐渐增长,而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则呈井喷式发展。三元前驱体材料作为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需求量也随之激增。目前工业上制备三元前驱体的主流方法是共沉淀法,即以镍盐、钴盐、锰盐溶液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氨水为络合剂,三者一同通入反应釜进行反应,调节温度、时间、pH、搅拌速率、固含量等控制产品的形貌、粒度。衡量三元前驱体品质高低的指标很多,其中TD、SEM、PSD等三个关键指标受反应釜内固含量的影响较大。固含量高则生产的三元前驱体产品球型度好、密度高,正极容量高、循环好,采用母液分离提高反应釜内固含量已成为生产三元前驱体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的母液分离技术,难以达到理想中的分离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①母液的流出过快或过慢、釜内液位不稳定,造成反应体系波动,影响产品质量;②搅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驱体合成中稳定分离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反应釜、浆料泵、母液分离器、母液泵、母液槽、浆料槽、出料阀;所述母液分离器包括封头、上壳体、隔离板、下壳体;封头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部设有排空阀;母液分离器上壳体的上端与封头相接,上壳体的下端通过隔离板与下壳体密封连接;下壳体内部设有微孔管,下壳体底部设有搅拌器;隔离板上设有小孔,微孔管的出口端穿过小孔并固定在隔离板上;上壳体一侧设有母液出口,母液出口与母液泵进口相接;母液泵出口与母液槽相接;下壳体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浆料泵出口相接,浆料泵进口与反应釜相接;下壳体下部设有浆料出口,浆料出口通过出料阀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驱体合成中稳定分离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反应釜、浆料泵、母液分离器、母液泵、母液槽、浆料槽、出料阀;所述母液分离器包括封头、上壳体、隔离板、下壳体;封头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部设有排空阀;母液分离器上壳体的上端与封头相接,上壳体的下端通过隔离板与下壳体密封连接;下壳体内部设有微孔管,下壳体底部设有搅拌器;隔离板上设有小孔,微孔管的出口端穿过小孔并固定在隔离板上;上壳体一侧设有母液出口,母液出口与母液泵进口相接;母液泵出口与母液槽相接;下壳体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浆料泵出口相接,浆料泵进口与反应釜相接;下壳体下部设有浆料出口,浆料出口通过出料阀与反应釜顶部相接;下壳体底部设有放料口,放料口与浆料槽相接;步骤如下:
步骤1,启动反应釜,原料自反应釜顶部并流进入,随着原料的加入,反应釜内液位升高;
步骤2,当液位达到分离母液要求后,启动浆料泵,浆料自反应釜经浆料泵进入母液分离器;
步骤3,启动母液分离器搅拌器,调整出料阀的开度,保持反应釜内液位稳定,并使母液分离器内部液位逐渐升高;
步骤4,当母液分离器液位漫过母液出口,打开母液出口至母液槽的阀门,启动母液泵,母液流入母液槽;
步骤5,设定母液泵的转速,并调整出料阀的开度,使反应釜和母液分离器内液位保持稳定;
步骤6,持续进料,至反应釜内颗粒D50达到目标要求后,停止进料,关闭母液泵、浆料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驱体合成中稳定分离母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气口还与压缩空气或氮气储罐相接,可对母液分离器进行反吹冲洗。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球,吴童辉,成仲华,张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华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