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路脱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3290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路脱气系统,设置在油泵和压缩机之间,包括第一脱气单元、第二脱气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脱气单元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调压阀,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第一罐体内,第一罐体的进油口与油泵通过管道相连通,调压阀设置在该管道上,第二脱气单元包括第二罐体、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第三罐体、控制阀,第二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第二罐体内,第二出气口与第一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控制阀设置在该管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选用第一脱气单元或第一脱气单元与第二脱气单元的串联。通过对有需要的低压供油点进行脱气,减缓或消除气体析出对系统的影响,确保被润滑部件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脱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油管线中的油气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路脱气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在实际应用中,按照各供油点重要程度差异,如轴承、机械密封、转子,又或按照机械结构形式的不同,如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又或者按照制冷剂的不同,如R134a、R22,而选择不同的油路方式。综合以上叙述的几种应用,目前油路系统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应用:吸排气压差供油;全流量油泵加压供油;吸排气压差供油+部分流量(重要供油点)油泵加压供油。以上三种供油系统,包含的部件主要有: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温三通调节阀、油过滤器、油泵(如有)、安全阀。各主要部件的主要功能为:油分离器:实现被压缩气体的气/油分离,确保被带入下个循环部件中的润滑油含量尽可能少,也是整个油路系统的油池;油冷却器:通过循环水给油分分离下来的油降温,作为油温调节中的一环;油温三通阀:通过将油冷却器过来的被冷却润滑油和油分离器过来的部分高温润滑油混合,将混合后的润滑油温度,维持在设计值,从而保证润滑油黏度在合理范围内;>油过滤器:过滤油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脱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脱气系统设置在油泵和压缩机之间,所述油路脱气系统包括第一脱气单元、第二脱气单元中的至少一个,/n所述第一脱气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气口的第一罐体、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调压阀,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油泵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调压阀设置在该管道上,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通,/n所述第二脱气单元包括具有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二出气口的第二罐体、第二油气分离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三出气口的第三罐体、控制阀,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机械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脱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脱气系统设置在油泵和压缩机之间,所述油路脱气系统包括第一脱气单元、第二脱气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脱气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气口的第一罐体、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调压阀,所述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油泵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调压阀设置在该管道上,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通,
所述第二脱气单元包括具有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二出气口的第二罐体、第二油气分离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三出气口的第三罐体、控制阀,所述第二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机械密封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该管道上,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脱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罐体上还具有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三罐体上还具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四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脱气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甘兴浩张磊崔刚王科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江南利玛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