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21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8:28
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它包括刀杆(309)、内套管(203)和外套管(204)、旋钮内套管(304),定位套管(305)和锁紧套(307),内、外套管通过两个连接头安装,内套管连接头为三齿外花键,三齿非对称,外套管连接头为三键槽,可以同时轴向运动和径向旋转,还可以安装防错。外套管连接头通过两个外凸台与旋钮内套管两个内槽安装,两个外凸台一大一小,对应的两个内槽一大一小,可以安装防错。外套管连接头旋转90度后限位套管通过弹簧压缩后复位来进行限位。同时内套管连接头卡槽卡入圆柱定位销。外套管可径向旋转,内套管可径向旋转轴向拉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拆装方便,能大幅度降低医疗成本。

An ultrasonic scalpel for quick changing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超声刀,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快换套管的超声刀。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现代手术中,经常会使用超声刀对病变部位切割和凝血。超声刀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使它可在重要的脏器和大血管旁边进行分离切割,并且少烟少焦痂使腹腔镜手术视野更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无电流通过人体使手术操作更方便,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手术的难度也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且更加符合手术的无瘤原则。现有技术的超声刀均为刀杆、套管固定安装在手柄上,整个超声刀是一体式的,每次使用完成后,刀杆和套管之间的残留物不易彻底清洗和消毒,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因此即便器械性能依然良好也只能一次性使用,使医疗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超声刀因为内套管和外套管消毒不便需要与刀杆、手柄等贵重部件一并抛弃而造成器械成本偏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设计一种只需将难以清洗的内外套管取下丢弃,而作为关键部件的刀杆及手柄部分仍能继续使用的快换套管的超声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它包括刀杆309、内套管203和外套管204、旋钮内套管304,定位套管305和锁紧套307,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套307的一端与定位套管305的一端旋接,定位套管305上设有长条形通孔401,定位套管305的另一端插入旋钮内套管304中,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销孔402,刀杆309带有销孔402的一端插入定位套管305中,刀杆销轴308穿过旋钮内套管304的销孔402、长条形通孔401和刀杆309端部的销孔402将三者连成一体,锁紧套307带动定位套管305轴向移动,从而使刀杆销轴308能带动刀杆309和旋钮内套管304沿长条形通孔401作相对的轴向移动;定位套管305插入旋钮内套管304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定位凸台306,内套管203的一端设有内套管连接头205,所述的内套管连接头上设有供定位凸台306插入的L形插槽403,内套管203与定位套管305通过所述的定位凸台306和L形插槽403实现轴向连接并同步移动;内套管连接头205的表面设有轴向键404,所述的外套管204的一端设有外套管连接头206,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内部设有供所述的轴向键插入的键槽,所述的内套管203与外套管204通过所述的键槽结构实现周向约束和轴向的移动;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限位凸台405,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供所述的限位凸台405插入的限位插槽406,旋钮内套管304的周向设有供限位插槽406插入后转动进入的开槽407,所述开槽407还连接有一个轴向定位开口,该轴向定位开口用于供定位卡扣408克服弹簧力收缩进入使用,所述的定位卡扣408对称设置在限位套管301上,限位套管301套装在旋钮内套管304上,限位套管301的一端与复位弹簧302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旋钮内套管304端部的限位台阶409相抵,复位弹簧302的另一端与旋钮303的内端面或旋钮内套管304上的环形凸台相抵,旋钮303固定在旋钮内套管304上;限位凸台405插入限位插槽406到位后再沿开槽407转动,转动过程中克服复位弹簧303的弹力,将定位卡扣408推入崭各定位开口中继续转动,直到限位凸台405越过定位卡扣408,定位卡扣408复位再次挡住开槽407从而将限位凸台405定位在开槽407中无法移动,也就实现了外套管与旋钮内套管304的连接,内套管304的径向和轴向全部定位;解锁时,用力将限位套管301向旋钮方向推压,克服复位弹簧的阻力,使定位卡扣408进入轴向定位开口中的同时反方向转动外套管204,直到限位凸台405对准限位插槽406,在外套管转动的同时,带动内套管连接头205转动使内套管连接头205与定位套管305上的定位凸台306分离,即可同时拨出外套管204和内套管202,实现内外套管与刀杆309的分离。所述的定位凸台306由两根穿过定位套管305的定位销组成。所述的两个限位凸台405的尺寸不相同以保证正确插装防止错插,所述限位插槽406的尺寸相作相应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拆装方便、快速。2、降低了医疗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结构爆炸图。图5使用步骤一-套管组件穿入。图6a,使用步骤二-外套管连接头位置。图6b,使用步骤二-内套管连接头位置。图7a,使用步骤三-外套管连接头位置。图7b,使用步骤三-内套管连接头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外形如图所示,它包括刀杆309、内套管203和外套管204、旋钮内套管304,定位套管305和锁紧套307,如图2所示,其余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所述的锁紧套307的一端与定位套管305的一端旋接,定位套管305上设有长条形通孔401,定位套管305的另一端插入旋钮内套管304中,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销孔402,刀杆309带有销孔402的一端插入定位套管305中,刀杆销轴308穿过旋钮内套管304的销孔402、长条形通孔401和刀杆309端部的销孔402将三者连成一体,锁紧套307带动定位套管305轴向移动,从而使刀杆销轴308能带动刀杆309和旋钮内套管304沿长条形通孔401作相对的轴向移动;定位套管305插入旋钮内套管304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定位凸台306(可采用图4所示的圆柱销插入固定在旋钮内套管中实现,插入端应凸出内壁形成圆柱形定位凸台),内套管203的一端设有内套管连接头205,所述的内套管连接头上设有供定位凸台306插入的L形插槽403,内套管203与定位套管305通过所述的定位凸台306和L形插槽403实现轴向连接并同步移动;内套管连接头205的表面设有轴向键404,所述的外套管204的一端设有外套管连接头206,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内部设有供所述的轴向键插入的键槽,所述的内套管203与外套管204通过所述的键槽结构实现周向约束和轴向的移动;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限位凸台405,具体实施时,所述的两个限位凸台405的尺寸最好是一大一小以保证正确插装防止错插,所述限位插槽406的尺寸相作相应调整为一大一小。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供所述的限位凸台405插入的限位插槽406,旋钮内套管304的周向设有供限位插槽406插入后转动进入的开槽407,所述开槽407还连接有一个轴向定位开口,该轴向定位开口用于供定位卡扣408克服弹簧力收缩进入使用,如图3所示,所述的定位卡扣408对称设置在限位套管301上,限位套管301套装在旋钮内套管304上,限位套管301的一端与复位弹簧302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旋钮内套管304端部的限位台阶409相抵,复位弹簧302的另一端与旋钮303的内端面或旋钮内套管304上的环形凸台相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它包括刀杆(309)、内套管(203)和外套管(204)、旋钮内套管(304),定位套管(305)和锁紧套(307),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套(307)的一端与定位套管(305)的一端旋接,定位套管(305)上设有长条形通孔(401),定位套管(305)的另一端插入旋钮内套管(304)中,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销孔(402),刀杆(309)带有销孔(402)的一端插入定位套管(305)中,刀杆销轴(308)穿过旋钮内套管(304)的销孔(402)、长条形通孔(401)和刀杆(309)端部的销孔(402)将三者连成一体,锁紧套(307)带动定位套管(305)轴向移动,从而使刀杆销轴(308)能带动刀杆(309)和旋钮内套管(304)沿长条形通孔(401)作相对的轴向移动;定位套管(305)插入旋钮内套管(304)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定位凸台(306),内套管(203)的一端设有内套管连接头(205),所述的内套管连接头上设有供定位凸台(306)插入的L形插槽(403),内套管(203)与定位套管(305)通过所述的定位凸台(306)和L形插槽(403)实现轴向连接并同步移动;内套管连接头(205)的表面设有轴向键(404),所述的外套管(204)的一端设有外套管连接头(206),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内部设有供所述的轴向键插入的键槽,所述的内套管(203)与外套管(204)通过所述的键槽结构实现周向约束和轴向的移动;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限位凸台(405),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供所述的限位凸台(405)插入的限位插槽(406),旋钮内套管(304)的周向设有供限位插槽(406)插入后转动进入的开槽(407),所述开槽(407)还连接有一个轴向定位开口,该轴向定位开口用于供定位卡扣(408)克服弹簧力收缩进入使用,所述的定位卡扣(408)对称设置在限位套管(301)上,限位套管(301)套装在旋钮内套管(304)上,限位套管(301)的一端与复位弹簧(302)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旋钮内套管(304)端部的限位台阶(409)相抵,复位弹簧(302)的另一端与旋钮(303)的内端面或旋钮内套管(304)上的环形凸台相抵,旋钮(303)固定在旋钮内套管(304)上;限位凸台(405)插入限位插槽(406)到位后再沿开槽(407)转动,转动过程中克服复位弹簧(303)的弹力,将定位卡扣(408)推入崭各定位开口中继续转动,直到限位凸台(405)越过定位卡扣(408),定位卡扣(408)复位再次挡住开槽(407)从而将限位凸台(405)定位在开槽(407)中无法移动,也就实现了外套管与旋钮内套管(304)的连接,内套管(304)的径向和轴向全部定位;解锁时,用力将限位套管(301)向旋钮方向推压,克服复位弹簧的阻力,使定位卡扣(408)进入轴向定位开口中的同时反方向转动外套管(204),直到限位凸台(405)对准限位插槽(406),在外套管转动的同时,带动内套管连接头(205)转动使内套管连接头(205)与定位套管(305)上的定位凸台(306)分离,即可同时拨出外套管(204)和内套管(202),实现内外套管与刀杆(309)的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套管的超声刀,它包括刀杆(309)、内套管(203)和外套管(204)、旋钮内套管(304),定位套管(305)和锁紧套(307),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套(307)的一端与定位套管(305)的一端旋接,定位套管(305)上设有长条形通孔(401),定位套管(305)的另一端插入旋钮内套管(304)中,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销孔(402),刀杆(309)带有销孔(402)的一端插入定位套管(305)中,刀杆销轴(308)穿过旋钮内套管(304)的销孔(402)、长条形通孔(401)和刀杆(309)端部的销孔(402)将三者连成一体,锁紧套(307)带动定位套管(305)轴向移动,从而使刀杆销轴(308)能带动刀杆(309)和旋钮内套管(304)沿长条形通孔(401)作相对的轴向移动;定位套管(305)插入旋钮内套管(304)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定位凸台(306),内套管(203)的一端设有内套管连接头(205),所述的内套管连接头上设有供定位凸台(306)插入的L形插槽(403),内套管(203)与定位套管(305)通过所述的定位凸台(306)和L形插槽(403)实现轴向连接并同步移动;内套管连接头(205)的表面设有轴向键(404),所述的外套管(204)的一端设有外套管连接头(206),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内部设有供所述的轴向键插入的键槽,所述的内套管(203)与外套管(204)通过所述的键槽结构实现周向约束和轴向的移动;所述的外套管连接头(206)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限位凸台(405),在旋钮内套管(304)上设有供所述的限位凸台(405)插入的限位插槽(406),旋钮内套管(304)的周向设有供限位插槽(406)插入后转动进入的开槽(407),所述开槽(407)还连接有一个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宁盈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