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17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包括主剥离杆和副剥离杆,所述主剥离杆呈直杆状,所述副剥离杆呈V形状且其中部节点与主剥离杆铰接连接,所述主剥离杆上部在相对于副剥离杆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齿条,所述副剥离杆的上部套设于弧形齿条上且在其上设置有一按压开关,所述主剥离杆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拨头,所述副剥离杆的底部设置有尖头,在所述尖头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球头粗大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快速且省力的对肌肉组织进行扒开,提高手术视野,同时减少医生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脊柱外科手术中手术部位及术野的暴露是第一步,特别是(颈、胸、腰)等后路手术。Cobb骨膜剥离器主要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剥离软组织及显露棘突、椎板及关节突关节等解剖结构的操作。而现有的Cobb骨膜剥离器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技术产品仅为单纯剥离器,在脊柱后路手术的第一步是棘突、椎板及关节突关节等骨性结构的显露,手术暴露过程中,若患者肥胖、体型较大、胸背部或腰背部肌肉较为发达等情况时,由于肌肉等组织张力较大,使用现有技术(Cobb剥离器)剥离软组织较为费力,完全通过医生手臂的力量来扒开腰背部切口旁肌肉,手术过程中对医生手臂力量及握力要求较高,且手术操作过中手术医生容易疲劳,会对后面的手术操作造成一定影响;2)在后路显露过程中,因医生手臂力量有限,不能持续用Cobb剥离器扒开肌肉,需要反复松开休息,反复扒开—放松—扒开过程中会对切口两旁肌肉等组织造成反复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术后肌肉水肿严重,此外,还会增加术中肌肉渗血,增加术中出血量;3)对于体格较瘦小或上肢力量较小的医生,使用现有技术(Cobb剥离器)进行脊柱后路手术较为吃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其方便快速且省力的对肌肉组织进行扒开,提高手术视野,同时减少医生体力消耗。(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包括主剥离杆和副剥离杆,所述主剥离杆呈直杆状,所述副剥离杆呈V形状且其中部节点与主剥离杆铰接连接,所述主剥离杆上部在相对于副剥离杆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齿条,所述副剥离杆的上部套设于弧形齿条上且在其上设置有一按压开关,所述主剥离杆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拨头,所述副剥离杆的底部设置有尖头,在所述尖头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球头粗大体。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拨头在相对于限位球头粗大体一侧设置有一能容纳限位球头粗大体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齿条为棘齿状。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平衡转动件以及定位销板,所述平衡转动件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副剥离杆的内部,所述开关主体设置于平衡转动件的一侧上部,所述定位销板铰接连接于平衡转动件的另一侧下部,同时在所述开关主体对应的平衡转动件的下部以及定位销板对应的平衡转动件的上部均设置有与副剥离杆内侧壁接触的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副剥离杆内部在对应定位销板位置设置有限位导向套。(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到的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其可以通过捏住主副剥离杆而使得其底部撑开,同时结合弧形齿条与开关主体的卡合结构,可以使得主副剥离杆固定在合适位置,从而方便术中保持较好视野,另外通过副剥离杆底部的尖头可以对椎板或棘突等骨性组织进行固定不打滑,通过限位球头粗大体起到限深和阻挡的作用,结合主剥离杆,可以快速且省力的对切口旁肌肉及软组织进行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按压开关部位纵向剖视图。1-主剥离杆;2-副剥离杆;3-弧形齿条;4-按压开关;11-弧形拨头;12-凹槽;21-尖头;22-限位球头粗大体;41-开关主体;42-平衡转动件;43-定位销板;44-弹簧;45-限位导向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包括主剥离杆1和副剥离杆2,所述主剥离杆1呈直杆状,所述副剥离杆2呈V形状且其中部节点与主剥离杆1铰接连接,所述主剥离杆1上部在相对于副剥离杆2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齿条3,所述副剥离杆2的上部套设于弧形齿条3上且在其上设置有一按压开关4,所述主剥离杆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拨头11,所述副剥离杆2的底部设置有尖头21,在所述尖头21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球头粗大体22。其中,所述弧形拨头11在相对于限位球头粗大体22一侧设置有一能容纳限位球头粗大体22的凹槽12;所述弧形齿条3为棘齿状;所述按压开关4包括开关主体41、平衡转动件42以及定位销板43,所述平衡转动件42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副剥离杆2的内部,所述开关主体41设置于平衡转动件42的一侧上部,所述定位销板43铰接连接于平衡转动件42的另一侧下部,同时在所述开关主体41对应的平衡转动件42的下部以及定位销板43对应的平衡转动件42的上部均设置有与副剥离杆2内侧壁接触的弹簧44;所述副剥离杆2内部在对应定位销板43位置设置有限位导向套45。本技术提到的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其在具体使用时,通过位于副剥离杆2底部的尖头21铆定于棘突、椎板等骨性结构上,提供支点,在铆定时,则至尖头21上部的限位球头粗大体22接触棘突或椎板等骨结构上表面,实现限位限深,防止尖头21戳穿骨面皮质或进入过深,然后使用者按压开关主体41同时捏合主剥离杆1与副剥离杆2的顶部,在按压开关主体41的时候,平衡转动件绕其中部转轴转动,此时位于平衡转动件42另一侧下端的定位销板43沿限位导向套45向上运动,此时位于平衡转动件42左右侧的弹簧44均压缩,定位销板43在向上运动后与弧形齿条3上的棘齿脱离,此时副剥离杆2可以沿弧形齿条3向着主剥离杆1运动,同时,主剥离杆1与副剥离杆2下部的弧形拨头11向着远离尖头21方向运动,在实际操作中即实现了剥离切口旁肌肉及软组织,当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则松开开关主体41,在弹簧作用下,平衡转动件42回复原位,开关主体41上弹,而定位销板43下落卡在弧形齿条3的棘齿上,实现限位固定。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剥离杆(1)和副剥离杆(2),所述主剥离杆(1)呈直杆状,所述副剥离杆(2)呈V形状且其中部节点与主剥离杆(1)铰接连接,所述主剥离杆(1)上部在相对于副剥离杆(2)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齿条(3),所述副剥离杆(2)的上部套设于弧形齿条(3)上且在其上设置有一按压开关(4),所述主剥离杆(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拨头(11),所述副剥离杆(2)的底部设置有尖头(21),在所述尖头(21)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球头粗大体(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剥离杆(1)和副剥离杆(2),所述主剥离杆(1)呈直杆状,所述副剥离杆(2)呈V形状且其中部节点与主剥离杆(1)铰接连接,所述主剥离杆(1)上部在相对于副剥离杆(2)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齿条(3),所述副剥离杆(2)的上部套设于弧形齿条(3)上且在其上设置有一按压开关(4),所述主剥离杆(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拨头(11),所述副剥离杆(2)的底部设置有尖头(21),在所述尖头(21)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球头粗大体(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obb骨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拨头(11)在相对于限位球头粗大体(22)一侧设置有一能容纳限位球头粗大体(22)的凹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脊柱外科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