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3052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倍压供电单元、驱动电压限幅单元、驱动上拉单元、驱动下拉单元;所述倍压供电单元,用于采集辅助源绕组上的电压进行倍压供电;所述驱动电压限幅单元,用于对次级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进行限幅控制;所述驱动上拉单元,用于将次级同步整流管的驱动信号拉至高电平,使次级同步整流管导通;所述驱动下拉单元,用于将次级同步整流管的驱动信号拉至低电平,使次级同步整流管关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电路原理结构简单,功耗小,可靠性高,通过变压器辅助绕组倍压供电给驱动电压限幅电路,运用两个开关管交替导通生成驱动信号,控制次级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作为系统二次电源的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铁路、通信、医疗电子、工业自动化设备等军民用电子系统中。在开关电源设计中,次级同步整流电路的设计对电源模块的效率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一端与同步整流管的栅极相连,完成同步整流管的自驱动。但是随着电源系统的输入电压越来越宽,这种传统的次级侧同步整流电路已经满足不了电源模块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能够实现次级同步整流驱动信号的限幅限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包括倍压供电单元、驱动电压限幅单元、驱动上拉单元、驱动下拉单元;所述倍压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辅助源绕组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压限幅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生成供电电压,并将其送入驱动电压限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倍压供电单元(1)、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驱动上拉单元(3)、驱动下拉单元(4);/n所述倍压供电单元(1)的输入端与辅助源绕组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生成供电电压,并将其送入驱动电压限幅单元;/n所述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入端与倍压供电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出端与驱动上拉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并将其作为驱动上拉单元的开关管导通电压;/n所述驱动上拉单元(3)的输入端与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上拉单元(3)的输出端即为次级整流管的上拉驱动信号,当初级开关管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倍压供电单元(1)、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驱动上拉单元(3)、驱动下拉单元(4);
所述倍压供电单元(1)的输入端与辅助源绕组连接,输出端与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生成供电电压,并将其送入驱动电压限幅单元;
所述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入端与倍压供电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出端与驱动上拉单元(3)的输入端连接,并将其作为驱动上拉单元的开关管导通电压;
所述驱动上拉单元(3)的输入端与驱动电压限幅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上拉单元(3)的输出端即为次级整流管的上拉驱动信号,当初级开关管关断后,驱动上拉单元(3)控制次级整流管的导通,其中,驱动上拉单元(3)中的开关管通过限流电阻后控制驱动信号,起到驱动限流作用;
驱动下拉单元(4)的输入端为次级变压器驱动信号,驱动下拉单元(4)的输出端即为次级整流管的下拉驱动信号,当初级开关管导通后,驱动下拉单元(4)控制次级整流管的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幅限流的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倍压供电单元(1)包括电容器C1、C2,整流二极管D2、D3,所述倍压供电单元中的电容C1的一端与辅助源变压器绕组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整流二极管D2的正端以及整流二极管D3的负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负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煜吴承龙毛军张琦朱池生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