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磁共振成像监测的介入过程的导管尖端跟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99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跟踪装置(20,20’),在有关对象(12)上执行并由磁共振成像监控的介入过程期间用于跟踪诸如导管(10)的介入器械的尖端(14),所述跟踪装置包括布置在导管(10)的尖端(14)的谐振电路(22)。谐振电路(22)包括具有线圈电感的线圈(32,32’)和光敏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电容器(30),所述的光敏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电容器与光纤(36)光耦合并具有由光纤(36)传递到其的光强度确定的可选择电容,谐振电路(22)的所选谐振频率由线圈电感和所选电容确定。共振频率通过调节传递到光敏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电容器(30)的光强度来调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学领域。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与磁共振成像相结合进行的介入过程的导管跟踪,并将尤其参照以上来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在磁共振环境中监控其它类型的介入过程。在由磁共振成像监控的介入过程期间,导管或其它介入器械被插入到对象内,并被操纵以执行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介入任务。这种介入过程的例子包括活检、流体注射、生理学监测、球囊血管成形术、射频导管消融、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植入等。在介入期间,对象至少在介入区域内由磁共振成像扫描器成像。有利的是,这些过程的侵入最小,通常涉及将导管插入对象的静脉、动脉、膀胱管或其它流体管道。然而,导管或其它器械通常不被磁共振成像扫描器直接成像。为了提供在对象体内操纵导管的引导,需要跟踪机构。尖端跟踪机构优选与磁共振成像一起工作,从而在所重建的磁共振图像上指示或叠加导管尖端的位置,或者测量导管尖端的坐标,以便将自动成像的切片的位置设定成包含导管尖端。在一个导管尖端跟踪方法中,射频天线小线圈被安置在导管的尖端并作为微型接收线圈使用。所述的小线圈通常通过在导管内或导管旁布置的电线连接到磁共振成像扫描器的接收器之一。所接收的天线信号被处理以确定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有关对象(12)上执行并由磁共振成像监控的介入过程中的介入器械,该介入器械包括:适合插入有关对象(12)内以执行介入过程的元件(10);设置成传递光到元件(10)上的选定位置(14)的光纤(36);布置在元件(10)上的选定位置(14)的谐振电路(22),该谐振电路(22)包括具有线圈电感的线圈(32,32’)和光敏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电容器(30),所述电容器(30)与光纤(36)光耦合并具有由光纤(36)传递到其的光强决定的可选电容,谐振电路(22)的选定谐振频率由线圈电感和所选定的电容确定,所述选定共振频率可通过调节光强度来选择以对应由磁共振成像检测的调谐共振频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C米勒S韦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