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采样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74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采样盒,涉及粉尘采样领域,针对现有的粉尘采样盒在空气中粉尘测定过程中工序繁琐、耗时费力、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采样盒主体,所述采样盒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支撑脚,所述采样盒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采样盒主体的内部分割成若干采样室,所述采样室的上方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滑动盖板,采样室开口的两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在测定一个粉尘浓度值,只需要旋开两次滤膜夹,将滤膜固定后,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采样盒内包含若干个固定有滤膜夹采样室,结构紧凑,方便携带,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采样盒
本技术涉及粉尘采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尘采样盒。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粉尘采样盒有内层滤膜夹和外层保护盒组成,滤膜夹和保护盒的上下两部分分别以2-3圈螺纹连接。每次测定空气中粉尘含量时,需要先拧开外层保护盒,再拧开内层滤膜夹,把称量好的滤膜放入滤膜夹内,之后拧紧内层滤膜夹,然后再拧紧外层保护盒;采样时需要先拧开外层保护盒,采样结束还需要再拧紧保护盒;检测人员测定时需要拧开外层,再拧开内层滤膜夹取出滤膜才能进行称量,如此计算,每测定一个粉尘浓度数值,至少需要8次这样的拧开或旋紧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另外,每个采样盒都是完全一样的,需要操作人员在每个外层保护盒上贴上标签,注明信息,才能加以区分,采样量大、样品信息多时,易出现混淆不清、造成实验误差,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粉尘采样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粉尘采样盒,解决了粉尘采样盒在空气中粉尘测定过程中工序繁琐、耗时费力、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尘采样盒,包括一种粉尘采样盒,包括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尘采样盒,包括采样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主体(1)的下方固定有支撑脚(2),所述采样盒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采样盒主体(1)的内部分割成若干采样室(4),所述采样室(4)的上方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滑动盖板(5),所述采样室(4)开口的两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盖板(5)上,另一端穿过滑槽(6)设置在采样室(4)的外部,并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采样室(4)内设置有滤膜夹,滤膜夹包括固定板(10)、夹板(11)与夹紧螺钉(12),所述固定板(10)固定在采样室(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采样盒,包括采样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主体(1)的下方固定有支撑脚(2),所述采样盒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采样盒主体(1)的内部分割成若干采样室(4),所述采样室(4)的上方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滑动盖板(5),所述采样室(4)开口的两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端固定在滑动盖板(5)上,另一端穿过滑槽(6)设置在采样室(4)的外部,并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采样室(4)内设置有滤膜夹,滤膜夹包括固定板(10)、夹板(11)与夹紧螺钉(12),所述固定板(10)固定在采样室(4)内,所述夹板(11)设置在固定板(10)的一侧,并与固定板(10)之间连接有夹紧螺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采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支撑脚(2)均设置在采样盒主体(1)的底部四角,所述支撑脚(2)包括支撑柱与支撑底板,且支撑柱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俊俊涂画屠晓林潘孙静蔡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安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