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磨结构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57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防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磨结构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防磨结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锅炉的炉膛包括上下布置的水冷区和未燃区,所述防磨结构包括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用于同轴安装在所述炉膛内并位于所述水冷区与所述未燃区的交界处,所述环形凸台的截面为具有顶边、底边、外侧边以及内侧边的四边形,所述顶边的宽度W1大于所述底边的宽度W2,所述内侧边为朝向所述外侧边凹进的弧形,所述环形凸台的与所述外侧边对应的外周面形成为安装面,所述环形凸台的与所述内侧边对应的内周面形成为导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磨结构在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时,能够有效降低锅炉水冷壁的磨损,延长锅炉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磨结构和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防磨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磨结构和包括该防磨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设备,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以其高效率、低污染的高性能更是突飞猛进。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成为当前最有前途的燃烧设备。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它锅炉相比,磨损比较严重。锅炉常见的磨损是高速的灰粒子从不同角度冲刷碰撞受热面而引起的种种变化,磨损量与烟速的3.22次方成正比,并随灰粒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方式,炉膛内的煤颗粒以颗粒团的形式在炉膛内运动,炉膛内的壁面流(即沿炉膛的壁面向下流的固体物料)和中心流(即炉膛内向上运动的固体物料)会产生涡旋流,冲刷水冷壁,导致水冷壁磨损引起爆管,从而造成锅炉的运行周期缩短,运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磨结构和包括该防磨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该防磨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冷壁磨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结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10),所述锅炉(10)的炉膛包括上下布置的水冷区(11)和未燃区(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结构包括环形凸台(20),所述环形凸台(20)用于同轴安装在所述炉膛内并位于所述水冷区(11)与所述未燃区(12)的交界处,所述环形凸台(20)的截面为具有顶边(21)、底边(22)、外侧边(23)以及内侧边(24)的四边形,所述顶边(21)的宽度W1大于所述底边(22)的宽度W2,所述内侧边(24)为朝向所述外侧边(23)凹进的弧形,所述环形凸台(20)的与所述外侧边(23)对应的外周面形成为安装面,所述环形凸台(20)的与所述内侧边(24)对应的内周面形成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结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10),所述锅炉(10)的炉膛包括上下布置的水冷区(11)和未燃区(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结构包括环形凸台(20),所述环形凸台(20)用于同轴安装在所述炉膛内并位于所述水冷区(11)与所述未燃区(12)的交界处,所述环形凸台(20)的截面为具有顶边(21)、底边(22)、外侧边(23)以及内侧边(24)的四边形,所述顶边(21)的宽度W1大于所述底边(22)的宽度W2,所述内侧边(24)为朝向所述外侧边(23)凹进的弧形,所述环形凸台(20)的与所述外侧边(23)对应的外周面形成为安装面,所述环形凸台(20)的与所述内侧边(24)对应的内周面形成为导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21)的宽度W1与所述底边(22)的宽度W2的差值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22)为垂直于所述环形凸台(20)的轴向的直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边(24)在其与所述底边(22)的交点处的切线与所述底边(22)之间的夹角α为40-60°。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凯苏阳唐建华杨进福姚明伟刘银孙梁王金田彦俊王伟金晓灵陈冲王瑾马洪波邓超刘聪马鹏高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