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57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属于余热蒸汽回收领域。包括余热蒸汽发生源,还包括主汽门,其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连通;汽轮发电机组,其进气口与所述主汽门连通;冷凝单元,其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出气口连通,对所述汽轮发电机组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除氧系统,其与所述冷凝单元连通,对冷凝产物除氧;加热单元,其与所述除氧系统连通,对除氧产物加热。本装置通过各处理单元间的相互配合,对余热蒸汽完成了电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建设所需占地面积低、条件限制要求少,可于多种场所灵活建设利用,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蒸汽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具体而言,是指利用废气、扉页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余热发电即可减轻对环境的热污染,有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的利用余热的蒸汽发电设施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冷却水消耗量大,在野外或特殊场所工业或民用的生产、生活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余热蒸汽,有些移动的设施在运行中产生的余热蒸汽,但由于场地限制或其他条件限制,没有建设常规利用余热的蒸汽发电站的条件,如场地,不断移动、并网、大量冷却水等限制,导致大量蒸汽余热只能放散或利用大量冷却水冷却蒸汽,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291390A,公开日2013年9月11日,公开了一种加热炉烟气、蒸汽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系统包括烟气余热锅炉系统、加热炉气话冷却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系统、凝结水回水供应系统和组合控制系统,烟气余热锅炉系统包括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化冷却系统的给水来自加热炉省煤器。该申请案虽然提供了一种可对余热蒸汽进行回收发电的系统,但该系统仍存在结构复杂,建设所需场地大的缺陷,难以满足多种场合的需求,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余热蒸汽的发电设施结构复杂、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通过各处理单元间的相互配合,对余热蒸汽完成了电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建设所需占地面积低、条件限制要求少,可于多种场所灵活建设利用,适用范围广。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包括余热蒸汽发生源,还包括:主汽门,其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连通;汽轮发电机组,其进气口与所述主汽门连通;冷凝单元,其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出气口连通,对所述汽轮发电机组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除氧系统,其与所述冷凝单元连通,对冷凝产物除氧;加热单元,其与所述除氧系统连通,对除氧产物加热。主汽门安装在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进气口,余热蒸汽发生源产生的余热蒸汽通过主汽门注入到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中,余热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从而产生动能使汽轮发电机发电,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可传输至余热蒸汽发生源等场所继续利用,经过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后的废汽则排入冷凝单元中,在冷凝单元中冷凝成为冷凝水,然后送入除氧系统中,进入除氧系统的冷凝水在除氧系统的作用下除去溶解于冷凝水中的氧及其他有害气体,防止对后续处理单元或设备造成腐蚀损害,经除氧系统除氧后的冷凝水经加热单元加热到合适温度后,送入余热蒸汽发生源等场所继续利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蒸汽加热器,其与所述除氧系统连通,且通过管路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连接,利用余热蒸汽对除氧产物加热。设有管路将余热蒸汽发生源与加热单元连接,称为蒸汽加热器,余热蒸汽发生源产生的蒸汽温度可以用来加热,通过余热蒸汽为热源对冷凝水进行加热,可以进一步节省能源,有效达到对余热蒸汽的充分利用及降低对额外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电加热器,其与所述蒸汽加热器连通。设置电加热器,除氧系统除氧后的冷凝水先经过蒸汽加热器后流经电加热器,若流经蒸汽加热器的水温度未达到向外输送的温度要求,则启动电加热器对冷凝水进行加热,确保温度达标。进一步地,还包括混水器,所述除氧系统通过所述混水器与所述蒸汽加热器连通;所述混水器与所述蒸汽加热器间设有自混水器向蒸汽加热器的单向管道一及自蒸汽加热器向混水器的单向管道二。蒸汽加热器在采用蒸汽对冷凝水进行加热的同时,余热蒸汽也在受冷凝结,本方案通过设置自蒸汽加热器向混水器的单向管道二,将余热蒸汽受冷凝结的后的冷凝水输入到混水器中,混水器的作用是将除氧系统除氧后的冷凝水与自蒸汽加热器输入的冷凝水充分混合,使温度均匀的冷凝水输入到加热单元中,确保加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凝汽器和循环水泵,所述凝汽器的进口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凝汽器的出口与所述除氧系统连通;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凝汽器连通,使所述凝汽器中产生水循环。通过循环水泵使凝汽器中产生不断的循环水以强化凝汽器对汽轮发电机组排除废气的冷凝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为板式空冷凝汽器。板式空冷凝汽器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凝汽器节水效果更好,且其传热效率高,抗腐蚀性能好,结构紧凑,不会消耗过多空间但能保证冷凝效果,适用于本装置应用的工况条件下。进一步地,还包括射汽抽气器,其与所述凝汽器连接。射汽抽气器是现有的结构,其由三部分组成,工作喷嘴、混合室和扩压管,使其运作的工作蒸汽自工作喷嘴中进入,至混合室后发生大幅度压降,从而将预置连接的凝汽器中多余蒸汽和空气混合物吸进混合室,保持了凝汽器在较高真空度的条件下运行,确保冷凝效果,混合室中的蒸汽经过扩压管后压力升高然后被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射汽抽气器的喷嘴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连通。本方案中射汽抽气器的工作喷嘴与余热蒸汽发生源连通,将余热蒸汽作为其工作蒸汽,是对余热蒸汽的进一步利用,同时也节约了额外能源消耗。进一步地,所述除氧系统除氧产物出口处设有一旁路管路与所述射汽抽气器连接;所述射汽抽气器的出口与所述混水器连通。除氧系统除氧后的冷凝水通过一旁路管路流至射汽抽气器处,可对射汽抽气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使其最终能排出冷凝水,同时,冷凝水经过射汽抽气器后也会被加热,进而当射汽抽气器处的水排向混水器时可预先被加热,充分利用了温度特性节约了本装置的能耗,使本装置更加节能且对余热蒸汽的利用率更高。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余热蒸汽发电装置,通过各处理单元间的相互配合,对余热蒸汽完成了电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建设所需占地面积低、条件限制要求少,可于多种场所灵活建设利用,适用范围广;(2)本技术的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加热单元中设有利用余热蒸汽发生源的余热蒸汽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对余热蒸汽进行进一步地利用,且节约了加热耗能,更加环保节能;(3)本技术的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加热单元中设置电加热器进一步保证最终输出的冷凝水温度达标;(4)本技术的余热蒸汽发电装置,设置混水器,一方面对蒸汽加热器中余热蒸汽受冷凝结后的水进行收集,另一方面将除氧系统除氧后的冷凝水与自蒸汽加热器输入的冷凝水充分混合,使温度均匀的冷凝水输入到加热单元中,确保加热效果;(5)本技术的余热蒸汽发电装置,板式空冷凝汽器相比于其他种类的凝汽器节水效果更好,且其传热效率高,抗腐蚀性能好,结构紧凑,不会消耗过多空间但能保证冷凝效果,适用于本装置应用的工况条件下;(6)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包括余热蒸汽发生源(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主汽门(1),其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8)连通;/n汽轮发电机组(2),其进气口与所述主汽门(1)连通;/n冷凝单元(3),其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2)的出气口连通,对所述汽轮发电机组(2)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n除氧系统(4),其与所述冷凝单元(3)连通,对冷凝产物除氧;/n加热单元(5),其与所述除氧系统(4)连通,对除氧产物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包括余热蒸汽发生源(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汽门(1),其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8)连通;
汽轮发电机组(2),其进气口与所述主汽门(1)连通;
冷凝单元(3),其与所述汽轮发电机组(2)的出气口连通,对所述汽轮发电机组(2)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
除氧系统(4),其与所述冷凝单元(3)连通,对冷凝产物除氧;
加热单元(5),其与所述除氧系统(4)连通,对除氧产物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5)包括蒸汽加热器(50),其与所述除氧系统(4)连通,且通过管路与所述余热蒸汽发生源(8)连接,利用余热蒸汽对除氧产物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5)还包括电加热器(51),其与所述蒸汽加热器(5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蒸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水器(6),所述除氧系统(4)通过所述混水器(6)与所述蒸汽加热器(50)连通;
所述混水器(6)与所述蒸汽加热器(50)间设有自混水器(6)向蒸汽加热器(50)的单向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皖牟浩吴庆非李进春邓航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