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辊道冷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1、连铸辊作为连铸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质量和寿命直接影响产品成本、铸坯质量以及连铸机作业率。连铸辊直接接触高温铸坯,并长时间处于铸坯的热辐射中,很容易产生热应力疲劳裂纹、变形等失效状况,从而使得辊体表面与铸坯产生黏连滞坯现象,导致连铸辊损坏。因此,需要对连铸辊进行冷却来降低连铸辊的表面温度。
2、目前,连铸辊冷却多是在辊道端部设置旋转接头,辊道内设置与旋转接头进水端相连通的内通水管,内通水管与辊身之间的空腔作为冷却水流道,且该流道与旋转接头的出水端相连通,冷却水进入内通水管后再经内通水管与辊身之间的空腔流动,利用内通水管与辊身之间的空腔循环冷却水水流进行冷却。而实践中这种传统冷却方式,循环冷却水水流速度一般较慢,导致循环冷却水水流与辊身之间热交换系数较低,辊身表面冷却效果不理想,辊套的表面温度不能得到有限减低,也造成铸坯表面和侧面表面质量存在缺陷的恶化,难以满足连铸机应用要求。
3、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连铸辊组的冷却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包括辊体(300),辊体(300)内腔中设有内通水管(400),内通水管(400)外壁与辊体(300)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通水槽挡板(610)为与内通水管(400)同轴分布的环形挡板,且通水槽挡板(610)自内通水管(400)的外壁延伸至与辊体(300)内壁相贴合;通水槽挡板(610)位于冷却流道(703)区域内的位置上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通水槽(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辊体(300)一端的辊轴(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包括辊体(300),辊体(300)内腔中设有内通水管(400),内通水管(400)外壁与辊体(300)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通水槽挡板(610)为与内通水管(400)同轴分布的环形挡板,且通水槽挡板(610)自内通水管(400)的外壁延伸至与辊体(300)内壁相贴合;通水槽挡板(610)位于冷却流道(703)区域内的位置上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通水槽(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辊体(300)一端的辊轴(330)轴头与旋转接头(100)配合安装;旋转接头(100)具有内套管(101)和外套管(102),内套管(101)和外套管(102)之间围成出水通道;旋转接头(100)的入水口与内套管(101)内腔相连通,旋转接头(100)的出水口与出水通道相连通;旋转接头(100)的内套管(101)与内通水管(400)内腔相连通,旋转接头(100)的出水通道与冷却流道(70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通水槽挡板(610)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组通水槽(611),通水槽(611)自通水槽挡板(610)的外侧边缘向靠近内通水管(400)方向的内侧延伸,且延伸深度不超出内隔管(600)所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辊体(300)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组辊套(310),辊套(310)与辊体(300)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每组辊套(310)包括两条间隔分布的辊套(310),同一组的两条辊套(310)之间的轴向间距与连铸机每流铸坯的宽度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铸辊道水冷长辊系统,其特征在于:辊套(310)包括配合包裹于辊体(300)外周的上辊套(311)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