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减温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电联产
,涉及一种应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减温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北方地区采暖季电需求低而热负荷需求大,加之风能太阳能电力高速发展,要求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进一步进行热电解耦技术改造,在降低电负荷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供热能力。削弱当前供热机组电、热强耦合关系的本质在于提升机组中低负荷供热能力。主要技术路线中,高低压旁路联合供热技术将部分锅炉新蒸汽经高压旁路减温减压至冷再母管,与高压缸排汽汇合后再进入锅炉再热器升温后,一部分热再蒸汽经低压旁路减温减压后汇入采暖蒸汽母管,直接旁路部分高压缸和中压缸做功,解耦能力强。现有的高低压旁路联合供热系统的减温水配置方案均参考锅炉主蒸汽减温水系统,直接从锅炉给水泵出口取水,分别作为高压旁路主蒸汽减温水和低压旁路热再抽汽减温水,并未细挖减温水源对机组整体经济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高低压旁路联合供热系统的减温水配置方案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减温水系统,该系统可提升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减温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炉(1),所述锅炉(1)过热器出口的新蒸汽一部分进入高压缸(2)做功,一部分进入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13);/n高压缸(2),所述高压缸(2)的排汽与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13)出口蒸汽汇合后进入锅炉(1)再热器再次吸热,再热器出口蒸汽一部分进入中压缸(3)做功,另一部分经热再抽汽至采暖供热母管阀门组(14)进入热网加热器(11)的热侧;/n中压缸(3),所述中压缸(3)的排汽分为三路,一路进入除氧器(8),一路进入热网加热器(11)的热侧,其余进入低压缸(4)继续做功;/n低压缸(4),所述低压缸(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减温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1),所述锅炉(1)过热器出口的新蒸汽一部分进入高压缸(2)做功,一部分进入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13);
高压缸(2),所述高压缸(2)的排汽与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13)出口蒸汽汇合后进入锅炉(1)再热器再次吸热,再热器出口蒸汽一部分进入中压缸(3)做功,另一部分经热再抽汽至采暖供热母管阀门组(14)进入热网加热器(11)的热侧;
中压缸(3),所述中压缸(3)的排汽分为三路,一路进入除氧器(8),一路进入热网加热器(11)的热侧,其余进入低压缸(4)继续做功;
低压缸(4),所述低压缸(4)的排汽进入凝汽器(6),凝汽器(6)的凝结水进入除氧器(8);高压缸(2)、中压缸(3)、低压缸(4)以及发电机(5)同轴连接;
热网加热器(11),所述热网加热器(11)的疏水侧出口与除氧器(8)的入口相连;
除氧器(8),所述除氧器(8)的除氧水进入高压加热器组(10),高压加热器组(10)的减温水一部分进入锅炉(1),另一部分进入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门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低旁联合供热的减温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加热器组(10)与高压旁路减温减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哲,马汀山,胡博,居文平,周桂平,吕凯,朱挺进,王妍,刘新国,程东涛,徐世明,赵苑竹,王顺江,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