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50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包括: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固定座,呈圆柱状,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中固定座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支撑管,其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盖板,设置在固定座上,其中盖板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支撑管的一端穿设在第三通孔内;其中,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板,挡板设置在盖板和固定座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除了起到支撑吸引臂的作用外,还能够旋转设置,使得灵活性高,360度可旋转,且密封性非常强,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支架/牙科
,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牙科治疗过程中,切割牙齿会使患者口腔中散出飞沫,这些飞沫含有血液和唾液;从患者口腔中散出的飞沫里含有各种病毒和细菌,融入到空气中,会通过呼吸进入医护人员的身体,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为了去除飞沫和唾液,在诊室中配备有用于抽吸从患者口腔中散出飞沫和气溶胶的口腔抽吸设备。目前,口腔抽吸设备主要是通过吸引臂对飞沫和气溶胶进行抽吸。一般情况下,吸引臂的末端部分作为整个吸引臂的管道底座,直接与口腔抽吸设备连接,以起到支撑的作用。然而,市面上的吸引臂的管道底座是固定不动的,灵活性低,无法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除了起到支撑吸引臂的作用外,还能够旋转设置,使得灵活性高,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固定座,呈圆柱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支撑管,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盖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其中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其中,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盖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挡板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呈圆形状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收容凹槽,所述收容凹槽中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轴承内。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的内径,所述收容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和所述固定座的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长条状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设有呈圆环状且用于收容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包括: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固定座,呈圆柱状,设置在支撑板上,其中固定座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支撑管,其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盖板,设置在固定座上,其中盖板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支撑管的一端穿设在第三通孔内;其中,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板,挡板设置在盖板和固定座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除了起到支撑吸引臂的作用外,还能够旋转设置,使得灵活性高,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的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该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包括支撑板10、固定座11、支撑管12和盖板13。支撑板10设有第一通孔。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0为口腔抽吸设备的顶部,使得吸引臂所抽取的飞沫或唾液从第一通孔流进口腔抽吸设备内。固定座11设置在支撑板10上。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固定座1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设置在支撑板10上。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固定座11与支撑板10之间密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呈圆柱状,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固定座11呈圆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座11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矩形体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111。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支撑管1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通孔111内。应理解,本实施例的支撑管12支撑在固定座11上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而支撑管12转动设置在固定座11内,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转动支撑管12,灵活性高,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优选地,支撑管12的一端的外径等于第二通孔111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2的一端和固定座11的第二通孔111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密封圈,以使得支撑管12的一端和固定座11的第二通孔111的内壁之间密封设置。优选地,支撑管12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多个第一凹槽122,其中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凹槽122中。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0、固定座11、支撑管12和盖板13形成吸引臂的末端部分,其中支撑管12的另一端用于与吸引臂的其他部分(如吸引臂管体15)连接。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撑管12与吸引臂管体15连接,支撑管12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长条状的卡槽123,以通过卡槽123与吸引臂管体15卡置连接。应理解,吸引臂管体15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卡置在卡槽123内的卡条。优选地,支撑管12的另一端设有呈圆环状且用于收容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凹槽124。盖板13设置在固定座11上。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盖板13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1上。具体地,盖板13呈圆环状,其中固定座11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2,盖板13间隔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安装孔112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孔131,以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31和第一安装孔112内以将盖板13设置在固定座11上。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设有与第二通孔111对应的第三通孔,且支撑管12的一端穿设在第三通孔内。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2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板121,其中挡板121设置在盖板13和固定座11之间。应理解,挡板121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12的一端上的。优选地,盖板13的第三通孔的内径小于挡板121的外径,使得盖板13能够卡住挡板121,以使得支撑管12能够稳定收容在固定座11的第二通孔111内。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设有呈圆形状且与第二通孔111连通的收容凹槽113,其中收容凹槽113中设置有轴承14,且支撑管12的一端穿设在轴承14内。应理解,支撑管12的一端是与轴承14的内圈固定连接的。优选地,挡板121的外径大于轴承14的内径,收容凹槽113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11的直径。进一步的,轴承14的高度等于或略小于收容凹槽113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挡板121与支撑管12的一端的端部的距离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n固定座,呈圆柱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n支撑管,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n盖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其中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n其中,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
固定座,呈圆柱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支撑管,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盖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其中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其中,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设有呈圆环状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盖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挡板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管道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通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