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其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第二固定块右侧,通过滑动滑块,使得滑块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中同步滑行,从而使得支架进行调整位置,从而改变托板对活塞杆的支撑位置,当需要拆除辅助机构进行清理时,可通过逆时针旋转定位件使得,凹槽与凸块相齐平,然后使得定位件与固定件分离,即可进行对辅助机构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先将凹槽顺时针旋转,直到将凹槽与凸块相平齐时,将凸块与限位圆柱紧密接触,然后向右旋转凸块扣入凹槽中,达到了避免活塞弯曲,降低了工作成本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便于对支撑装置进行清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属于安装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然而液压缸不好进行安装,所以需要一种更好的安装结构。由于现有的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在活塞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时,没有良好的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容易使得活塞弯曲、变形,从而提高工作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并且不便于对支撑装置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现有的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在活塞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时,没有良好的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容易使得活塞弯曲、变形,从而提高工作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并且不便于对支撑装置进行清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辅助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块左端中部与固定螺杆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右端中部与液压缸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上端与限位杆贯通连接,所述限位杆右端与第二固定块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端前后两侧与螺帽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右端中部与防尘圈固定成一体,所述防尘圈右端与活塞杆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右端与辅助机构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活塞杆下端与辅助机构紧密贴合,所述辅助机构由支脚、下底板、第一滑槽、滑块、支架、托板、上底板、第二滑槽、定位件、固定件和第一固定板组成,所述支脚上端与下底板通过焊锡固定,所述下底板内侧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前端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后端中部与支架固定成一体,所述支架上端与托板相固定,所述滑块上端后侧与上底板中部开设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上底板后端与定位件固定成一体,所述定位件右端与固定件插接,所述固定件右端与第一固定板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右端与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右端与固定件紧密贴合,所述活塞杆下端与托板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由限位圆柱和凹槽组成,所述限位圆柱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件左端与凹槽贯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由第二固定板、连接杆和凸块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板左端中部与连接杆通过焊锡连接,所述连接杆左端与凸块通过焊锡连接,凹槽右端与连接杆贯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长度均为10cm,且滑块滑动的最大距离为8cm。进一步地,所述支脚共设置有两个,且支脚底部设置有厚度为2cm的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呈圆弧状,且托板弧长大于活塞杆直径2cm。进一步地,所述下底板共设置有两个,分布于定位件前后两侧,且下底板长度为15cm。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和凸块均呈椭圆状,且短半径均为1cm,长半径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采用45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采用不锈钢材质。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通过设置辅助机构于第二固定块右侧,通过滑动滑块,使得滑块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中同步滑行,从而使得支架进行调整位置,从而改变托板对活塞杆的支撑位置,当需要拆除辅助机构进行清理时,可通过逆时针旋转定位件使得,凹槽与凸块相齐平,然后使得定位件与固定件分离,即可进行对辅助机构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先将凹槽顺时针旋转,直到将凹槽与凸块相平齐时,将凸块与限位圆柱紧密接触,然后向右旋转凸块扣入凹槽中,达到了避免活塞弯曲,降低了工作成本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便于对支撑装置进行清理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辅助机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局部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固定块-1、固定螺杆-2、液压缸-3、限位杆-4、第二固定块-5、螺帽-6、辅助机构-7、防尘圈-8、活塞杆-9、支脚-71、下底板-72、第一滑槽-73、滑块-74、支架-75、托板-76、上底板-77、第二滑槽-78、定位件-79、固定件-710、第一固定板-711、限位圆柱-791、凹槽-792、第二固定板-7101、连接杆-7102、凸块-710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和辅助机构7,第一固定块1左端中部与固定螺杆2贯通连接,第一固定块1右端中部与液压缸3紧密贴合,第一固定块1右上端与限位杆4贯通连接,限位杆4右端与第二固定块5固定成一体,第二固定块5上端前后两侧与螺帽6相固定,第二固定块5右端中部与防尘圈8固定成一体,防尘圈8右端与活塞杆9贯通连接,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辅助机构7通过螺杆连接,活塞杆9下端与辅助机构7紧密贴合,辅助机构7由支脚71、下底板72、第一滑槽73、滑块74、支架75、托板76、上底板77、第二滑槽78、定位件79、固定件710和第一固定板711组成,支脚71上端与下底板72通过焊锡固定,更好的对下底板72进行支撑固定,下底板72内侧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73,有利于滑块74进行滑动,第一滑槽73前端与滑块74滑动连接,滑块74后端中部与支架75固定成一体,支架75上端与托板76相固定,滑块74上端后侧与上底板77中部开设的第二滑槽78滑动连接,使得托板76更便于进行调整支撑位置,上底板77后端与定位件79固定成一体,定位件79右端与固定件710插接,固定件710右端与第一固定板711贯通连接,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第一固定板711通过螺杆连接,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固定件710紧密贴合,活塞杆9下端与托板76紧密贴合。其中,所述定位件79由限位圆柱791和凹槽792组成,所述限位圆柱791中部开设有凹槽792,所述固定件710左端与凹槽792贯通连接,便于固定件710的扣接。其中,所述固定件710由第二固定板7101、连接杆7102和凸块7103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板7101左端中部与连接杆7102通过焊锡连接,所述连接杆7102左端与凸块7103通过焊锡连接,凹槽792右端与连接杆7102贯通连接,便于使用者清理辅助机构7。其中,所述第一滑槽73与第二滑槽78长度均为10cm,且滑块74滑动的最大距离为8cm,便于滑块74进行运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所述第一固定块(1)左端中部与固定螺杆(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右端中部与液压缸(3)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1)右上端与限位杆(4)贯通连接,所述限位杆(4)右端与第二固定块(5)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二固定块(5)上端前后两侧与螺帽(6)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中部与防尘圈(8)固定成一体,所述防尘圈(8)右端与活塞杆(9)贯通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7),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辅助机构(7)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活塞杆(9)下端与辅助机构(7)紧密贴合,所述辅助机构(7)由支脚(71)、下底板(72)、第一滑槽(73)、滑块(74)、支架(75)、托板(76)、上底板(77)、第二滑槽(78)、定位件(79)、固定件(710)和第一固定板(711)组成,所述支脚(71)上端与下底板(72)通过焊锡固定,所述下底板(72)内侧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73),所述第一滑槽(73)前端与滑块(7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74)后端中部与支架(75)固定成一体,所述支架(75)上端与托板(76)相固定,所述滑块(74)上端后侧与上底板(77)中部开设的第二滑槽(78)滑动连接,所述上底板(77)后端与定位件(79)固定成一体,所述定位件(79)右端与固定件(710)插接,所述固定件(710)右端与第一固定板(711)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第一固定板(711)通过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固定件(710)紧密贴合,所述活塞杆(9)下端与托板(76)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缸用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所述第一固定块(1)左端中部与固定螺杆(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右端中部与液压缸(3)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1)右上端与限位杆(4)贯通连接,所述限位杆(4)右端与第二固定块(5)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二固定块(5)上端前后两侧与螺帽(6)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中部与防尘圈(8)固定成一体,所述防尘圈(8)右端与活塞杆(9)贯通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7),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辅助机构(7)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活塞杆(9)下端与辅助机构(7)紧密贴合,所述辅助机构(7)由支脚(71)、下底板(72)、第一滑槽(73)、滑块(74)、支架(75)、托板(76)、上底板(77)、第二滑槽(78)、定位件(79)、固定件(710)和第一固定板(711)组成,所述支脚(71)上端与下底板(72)通过焊锡固定,所述下底板(72)内侧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73),所述第一滑槽(73)前端与滑块(7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74)后端中部与支架(75)固定成一体,所述支架(75)上端与托板(76)相固定,所述滑块(74)上端后侧与上底板(77)中部开设的第二滑槽(78)滑动连接,所述上底板(77)后端与定位件(79)固定成一体,所述定位件(79)右端与固定件(710)插接,所述固定件(710)右端与第一固定板(711)贯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第一固定板(711)通过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5)右端与固定件(710)紧密贴合,所述活塞杆(9)下端与托板(76)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宝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亿环金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