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44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涉及气缸领域,包括气体排出座、单向阀、阀固定座、气缸总成、偏心轮、电机固定座和驱动电机,所述气体排出座、阀固定座、气缸总成和电机固定座依次连接,所述阀固定座下端设有三个滑杆,阀固定座上端与滑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阀,所述滑杆穿过气缸总成并固定在电机固定座上,所述气缸总成与电机固定座之间设有偏心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致性好,产品品质稳定,合格率高,产品性能强,流量大、电流低、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
本技术涉及气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
技术介绍
微型抽气泵,简单的说就是指,可以把某个容器里的空气抽出来。然后可以送到某个容器,或直接排到大气里。微型泵一般是用直流供电,因它体积较小、重量轻,所以又称微型抽气泵,微型真空泵,直流抽气泵。目前微型低压直流负压泵的制造方式是: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下方,动力执行机构:偏心轮、气缸、钢珠设置在壳体内部,以及出气的气盖组成。由于现有微型低压直流负压泵的电流大、流量低,致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差、废品率较高,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优化气体排出座与阀固定座的出气通道。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包括气体排出座、单向阀、阀固定座、气缸总成、偏心轮、电机固定座和驱动电机,所述气体排出座、阀固定座、气缸总成和电机固定座依次连接,所述阀固定座下端设有三个滑杆,阀固定座上端与滑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阀,所述滑杆穿过气缸总成并固定在电机固定座上,所述气缸总成与电机固定座之间设有偏心轮。优选地,所述气体排出座、单向阀、阀固定座熔接在一起,三者为一体化结构。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电机固定座下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致性好,产品品质稳定,合格率高,产品性能强,流量大、电流低、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包括气体排出座1、单向阀2、阀固定座3、气缸总成4、偏心轮5、电机固定座6和驱动电机7,所述气体排出座1、阀固定座3、气缸总成4和电机固定座6依次连接,所述阀固定座3下端设有三个滑杆,阀固定座3上端与滑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阀2,所述滑杆穿过气缸总成4并固定在电机固定座6上,所述气缸总成4与电机固定座6之间设有偏心轮5。优选地,所述气体排出座1、单向阀2、阀固定座3熔接在一起,三者为一体化结构。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7设置在电机固定座6下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通过改善阀固定座与单向阀的装配结构,降低出气的阻力,同时优化气体排出座与阀固定座的出气通道,提高负压泵的流量、寿命以及稳定性,从而整体提高了负压泵的效率。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排出座(1)、单向阀(2)、阀固定座(3)、气缸总成(4)、偏心轮(5)、电机固定座(6)和驱动电机(7),所述气体排出座(1)、阀固定座(3)、气缸总成(4)和电机固定座(6)依次连接,所述阀固定座(3)下端设有三个滑杆,阀固定座(3)上端与滑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阀(2),所述滑杆穿过气缸总成(4)并固定在电机固定座(6)上,所述气缸总成(4)与电机固定座(6)之间设有偏心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率负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排出座(1)、单向阀(2)、阀固定座(3)、气缸总成(4)、偏心轮(5)、电机固定座(6)和驱动电机(7),所述气体排出座(1)、阀固定座(3)、气缸总成(4)和电机固定座(6)依次连接,所述阀固定座(3)下端设有三个滑杆,阀固定座(3)上端与滑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阀(2),所述滑杆穿过气缸总成(4)并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升李辉赵仲康江沛杰姚金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