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磁共振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30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接收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46,46’,46”)包括具有电-光活性介质(90,90’,90”)的光谐振腔(82,82’,82”)。射频天线(80,80’,80”)与电-光活性介质耦合,以使得由射频天线对磁共振信号的接收将对光谐振腔的光学特性进行调制。介入仪器(48)适合于局部插入相关的成像对象(16)中。射频天线与光谐振腔是布置在被插入相关的成像对象中的介入仪器的一部分上或里面的。至少一根光纤(52,54)与光谐振腔作光耦合。当介入仪器局部插入时,至少一个光纤的一端延伸到相关的成像对象的外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以下涉及磁共振技术。它在使用被布置在局部插入到成像对象中的导管或其它介入式仪器上的本地接收线圈的磁共振成像中找到具体的应用,并将具体地参照它们进行描述。然而,它在把微弱电信号变换成用于磁共振和其它应用的灵敏的电-光换能器中也找到应用。射频接收线圈被有利地布置在磁共振成像对象附近或里面,以改进与由该对象的感兴趣区域产生的磁共振信号的耦合。表面接收线圈例如被布置在成像对象的外面,它靠近感兴趣区域的外部或与其相接触。为了与内部感兴趣区域的更紧密的耦合,接收线圈可被布置在导管上、活体解剖针或其它介入式仪器上。其上布置着接收线圈的介入式仪器的部分被插入到成像对象内,以使得接收线圈被布置在靠近或在感兴趣区域里面。这样的安排也可用来提供磁共振成像的可视化,以便正在使用介入式仪器执行介入式手术的外科医生进行导引。然而,在把接收线圈放置成接近或在成像对象里面时会出现问题。一个问题涉及到使用导线把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送到射频接收机或其它信号处理设备。导线可以在磁共振成像环境中会感应发热,造成安全事故。导线还可能使得成像对象中的射频场失真,产生成像中的伪像。解决这些困难的一个方法是利用无线接收线圈,在该方法中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该接收线圈包括:光谐振腔(82,82’,82”),它包括电-光活性介质(90,90’,90”);射频天线(80,80’,80”),它与电-光活性介质耦合,以使得由射频天线对磁共振信号的接收调制光谐振腔的光学特性;以及至少一个光纤(52,54)与光谐振腔进行光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维斯T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飞利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