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包括杆体,杆体包括外杆和贯穿外杆的内杆,且内杆可相对外杆轴向运动,外杆一端的侧壁周向铰接有搅拌机构,内杆的末端设置有圆板,圆板的边缘与搅拌机构滑动连接,搅拌机构的开度可随内杆的运动而变化,外杆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杆的外壁上设有与外杆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搅拌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板,连接板远离外杆的一端铰接有扇叶。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内杆、外杆和搅拌机构,实现搅拌装置的搅拌范围的控制,同时控制搅拌装置的搅拌高度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搅拌设备,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污水处理过程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程序,且需要用到很多复杂的设备,污水处理池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设备,且针对不同大小的污水处理池,为了保证对污水的充分搅拌,需要调整搅拌装置的搅拌范围,但现有搅拌装置的搅拌范围为固定不变的,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污水处理池,这样使用者需要购买多个搅拌装置才能够满足不同大小的污水处理池的搅拌需求,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同时也加重了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实现搅拌装置的搅拌范围的调整,使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污水处理容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包括外杆和贯穿外杆的内杆,且内杆可相对外杆轴向运动,外杆一端的侧壁周向铰接有搅拌机构,内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边缘与搅拌机构滑动连接,搅拌机构的开度可随内杆的运动而变化。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内杆能够相对外杆轴线运动,这样通过内杆的移动,即可控制内杆端部的圆盘与外杆端部的搅拌机构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搅拌机构的开度,实现对搅拌装置的搅拌范围的控制,使用者能够根据不同污水处理容器的需要,而调整内杆端部的圆板与外杆上的搅拌机构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所述外杆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杆的外壁上设有与外杆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这样通过转动内杆或外杆,使内杆与外杆间产生螺纹,从而控制内杆与外杆相对移动,实现内杆端部的圆板与外杆上的搅拌机构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外杆的一端铰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连接有控制扇叶定位的定位机构。这样通过改变圆板与外杆端部的位置关系,即可改变连接板间的开合程度。当圆板向靠近外杆的一侧移动时,连接板间的张开程度增大,从而增大了搅拌机构所能覆盖的面积,即扩大了搅拌面积;当圆板向远离外杆的一侧移动时,连接板间的开度减小,即减小搅拌机构所能搅拌的面积。同时连接板变换开度时,扇叶同样随连接板移动,而扇叶水平设置时,能够覆盖的搅拌面积最大,所以设置定位机构控制扇叶的摆放位置,避免扇叶随连接板的开合而翻转至不需要的摆放角度。进一步,所述连接板靠近内杆的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圆板的边缘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若干凸起。圆板与连接板通过滑槽和凸起实现连接,结构简单,同时圆板与内杆转动连接,这样当内杆与外杆产生相对转动时,不会影响圆板与连接板的正常连接。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铰接在扇叶外侧的定位杆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的若干卡槽,所述定位杆远离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槽卡合的卡件。当连接板变换开合程度,连接板会带动扇叶同步移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将定位杆上的卡件与连接板上不同位置的卡槽卡合,实现对扇叶翻转角度的控制。进一步,所述卡槽内壁镶嵌有磁铁,所述卡件采用与磁铁相吸引的材料制成。这样使卡件与卡槽的连接更紧密,优化定位效果。进一步,所述外杆的外侧设有夹持固定部件。这样外杆与内杆需要相对位移时,避免外杆误动。进一步,所述内杆远离外杆一端的侧壁螺纹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连接有机架,且转轮与机架转动连接,转轮的侧边设有限制其转动的限位部件。这样机架与限位部件可共同作用限制转轮转动和移动,当内杆转动,内杆与转轮间产生螺纹传动,内杆既转动又上或下移动,此时外杆与内杆同步上或下移动,从而实现搅拌机构的高度控制。无需调节搅拌机构高度时,撤除限位机构,转轮可随内杆同步转动。进一步,所述内杆连接有控制其正转或反转的动力源。控制内杆正转或反转,则内杆与转轮螺纹传动时,实现内杆的向上或向下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处理搅拌装置实施例的正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内杆1、外杆2、连接板3、滑槽4、圆板5、凸起6、卡槽7、扇叶8、定位杆9、夹持固定部件10、转轮11、限位部件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包括杆体,杆体包括外杆2和贯穿外杆2的内杆1,优选外杆2与内杆1具有同一中心轴线。外杆2一端的侧壁周向铰接有搅拌机构,内杆1的末端设置有圆板5,圆板5的边缘与搅拌机构滑动连接。外杆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杆1的外壁上设有与外杆2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且外杆2的外侧还设有夹持固定部件10,如气动夹持部件或卡箍紧固件等,同时内杆1远离圆板5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其正转或反转的动力源(图中未显示),优选动力源采用双向电机,这样内杆1转动而外杆2固定时,内杆1与外杆2间可产生螺纹传动,使得内杆1可相对外杆2轴向运动,搅拌机构的开度可随内杆1的运动而变化。本实施例中,优选动力源连接有机架(图中未显示),动力源与机架滑动连接等,优选机架上设有竖直的滑轨,动力源上设有沿滑轨滑动的滚轮,若是需要对污水处理池中污水进行搅拌,则机架可架设在污水处理池的两侧,使搅拌机构悬吊在污水处理池上方且能够深入水面下;若需对污水处理罐中的污水进行搅拌,则机架可直接与污水处理罐的顶部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等,使搅拌机构悬吊在污水处理罐内。上述的转轮11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限制转轮11上下移动,同时转轮11的高度位置为固定不变的,则内杆1与转轮11连接,转轮11能够对内杆1具有支撑作用,保证搅拌机构能够顺利悬挂在机架上。且内杆1靠近动力源一端的杆身螺纹连接有转轮11,转轮11的侧边设有限位部件12(如气动夹持部件或卡箍紧固件等),这样当外杆2不收夹层固定部件限制而随内杆1同步运动时,限位部件12限制转轮11转动,内杆1转动,内管与转轮11间产生螺纹传动,使内杆1可沿转轮11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外杆2移动而调整搅拌机构的位置。本实施方案中,搅拌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板3,连接板3远离外杆2的一端铰接有扇叶8,扇叶8连接有控制扇叶8定位的定位机构。连接板3靠近内杆1的侧面上设有滑槽4,滑槽4与连接板3的倾斜方向平行,圆板5的边缘设有与滑槽4滑动连接的若干凸起6,凸起6与滑槽4一一对应,滑槽4能够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包括外杆和贯穿外杆的内杆,且内杆可相对外杆轴向运动,外杆末端的侧壁周向与搅拌机构铰接,内杆的末端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边缘与搅拌机构滑动连接,搅拌机构的开度可随内杆的运动而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包括外杆和贯穿外杆的内杆,且内杆可相对外杆轴向运动,外杆末端的侧壁周向与搅拌机构铰接,内杆的末端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边缘与搅拌机构滑动连接,搅拌机构的开度可随内杆的运动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杆的外壁上设有与外杆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外杆的一端铰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连接有控制扇叶定位的定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靠近内杆的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圆板与内杆端部转动连接,圆板的边缘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若干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财信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