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01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与箱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气缸二,气缸二的输出端最终带动夹持机构对成块的垃圾进行夹持,再启动气缸二,气缸二的输出端最终带动箱体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夹持机构对成块垃圾进行堆放,该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不停地弯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垃圾成块处理是垃圾处理过程之一,垃圾成块后需要进行立砖堆放,以减少堆放空间,且便于后期进行统一处理,目前是通过人工进行堆放,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人工不停的弯腰,容易伤到腰部,因此,需要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目前是通过人工进行堆放,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人工不停地弯腰,容易伤到腰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推动机构(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一(14),所述气缸一(14)的输出端与箱体(5)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缸二(6),所述气缸二(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箱体(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述连接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的正表面与背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推动机构(3),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一(14),所述气缸一(14)的输出端与箱体(5)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缸二(6),所述气缸二(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箱体(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述连接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的正表面与背表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动杆一(10),所述连动杆一(10)顶部的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动杆二(11),所述箱体(5)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正表面与背表面均设置有夹持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成块处理用立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含有安装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