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非正弦周期电路的无功电能的计量方法。
技术介绍
当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直流电力系统于1882年在纽约市珍珠街开始应用时,当时的电工学界并未提出无功功率的概念。直到1886年,William Stanley在Great Barrington开发并测试了世界上第一套实用的交流供电系统之后,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现象才引起电工学界的注意。1888年,人们注意到,交流电路中,功率在电源与负荷之间的交换,是由于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相角差。William Stanley和O.B.Shallenberger分别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物理解释和数学模型。他们所提出的功率体系,就是正弦条件下交流电路中的功率体系。在正弦条件下,已经有了很完备的功率体系。通过对正弦条件下的功率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深入理解各功率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定义各功率分量的基本思路,可以为非正弦条件下功率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一个单端口网络,内部不含独立电源,仅含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无源元件,在正弦稳态情况下,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Ucos(ωt+u)i=Icos(ωt+i)瞬时电功率为p=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功电能的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数据采集以获得负荷端的电压、电流信号 把负荷端的电压、电流信号经过电压、电流变送器变换成可进行采集和测量的低电平,若为三相负荷则把三相中的每一相的电压、电流信号送电压、电流变换器进 行变换,对变换后的电压、电流信号分别进行同步均匀采样,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的采样点数为N,其中N≥50且N∈*,得到时域内的电压序列{u↓[(n)]}和电流序列{i↓[(n)]},其中0≤n≤N-1,经过变送器变换后的电压、电流信号的Fourier表达式为u(t)=a↓[0]↑[(u)]+*a↓[k]↑[(u)]coskωt+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平,樊友平,查晓明,彭辉,张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