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75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料筒、出料口、通孔、固定杆、转轴、连轴器、电动推杆、万向轮、固定块、电磁铁、L型卡板、除潮盒、第二电机、U型搅拌叶、刀片、密封盖、滑轨、滑杆和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料筒内安装有刀片和U型搅拌叶,刀片可将体积较大的注塑原料粉碎,便于注塑加工,而U型搅拌叶加速料筒内注塑原料的翻转,使其粉碎的更加均匀,提升注塑工艺的品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紧凑,料筒上移后电磁铁断电,L型卡板松动,料筒倾斜对注塑机自动上料,调节出料口的滑杆,控制两个卡块之间距离,进而控制注塑原料的流速快慢,使整个上料机构的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结构,具体是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属于上料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自动上料机专为塑料及粉体生产加工行业设计制造,本机与物料接触部分主要采用不锈钢制作,可与各种规格挤出机,高速混合机,塑料搅拌机配套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类粉状,粒状,回收破碎等物料的上(送)料用途。传统的自动上料机构需要配合搅拌机使用,当注塑原件体积较大时,不能破碎、搅拌混合上料,影响注塑工艺的品质,且一般的自动上料机每次上料的体积一定,不能随意控制注塑原料的流速,使上料机构的适用性不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第一电机、料筒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通过连轴器安装有料筒,所述料筒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U型搅拌叶,两个所述U型搅拌叶上方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料筒一侧固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料筒(2)和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上方通过连轴器(6)安装有料筒(2),所述料筒(2)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U型搅拌叶(14),两个所述U型搅拌叶(14)上方安装有刀片(15),所述刀片(15)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n所述料筒(2)一侧固接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内部安装有滑轨(17)和卡块(18),且所述固定块(9)底部安装有万向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料筒(2)和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上方通过连轴器(6)安装有料筒(2),所述料筒(2)内腔底部固接有两个U型搅拌叶(14),两个所述U型搅拌叶(14)上方安装有刀片(15),所述刀片(15)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
所述料筒(2)一侧固接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内部安装有滑轨(17)和卡块(18),且所述固定块(9)底部安装有万向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底部固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底部通过转轴(5)安装在电动推杆(7)顶部的连轴器(6)上,所述电动推杆(7)底部固接在固定块(9)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注塑用改进型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料筒(2)底部的连轴器(6)左侧固接有转轴(5),且所述连轴器(6)右侧卡合有L型卡板(11),所述L型卡板(11)顶端固接在固定杆(4)底部一侧,所述L型卡板(11)末端安装有电磁铁(10),所述电磁铁(10)固接在连轴器(6)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啟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讯精密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