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64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包括至少两个除锈轮,且其中一个横向设置,另一个纵向设置,除锈轮包括多个钢丝轮和转轮,该转轮位于钢丝轮之间,转轮上设置硬质合金刀头;除锈轮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位于外部机构中,外部机构包括手持机构、被动台式机构和主动台式机构;所述除锈轮的上方还设置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上贯穿设置多个吸嘴,所述吸嘴通过设置管道与吸尘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在除锈轮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使钢丝轮和钢板接触,达到除锈的目的,同时通过旋转的转轮带动硬质合金刀头对钢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划伤,增加了钢板表面的粗糙度,使得钢板表结构能达到Sa2.5级‑3.0级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
本技术涉及除锈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
技术介绍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钢板置于室外露天环境下时表面极易氧化,致使表面生锈,不仅影响外观质量,后续如喷漆,焊接等很多工作都难以进行,若生锈严重,不能使用,则造成大量经济损失。除锈工作是钢铁行业常见的一项传统的除锈方法,是通过操作员使用铁纱布等工具进行手工打磨,手工除锈时间长,且除锈效果不理想,费时费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一般只能够除去浮锈,很难达到Sa2.5级-3.0级的技术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除锈轮,且其中一个横向设置,另一个纵向设置,所述除锈轮包括多个钢丝轮和转轮,该转轮位于钢丝轮之间,所述转轮上设置硬质合金刀头;所述除锈轮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外部机构中,所述外部机构包括手持机构、被动台式机构和主动台式机构;所述除锈轮的上方还设置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上贯穿设置多个吸嘴,所述吸嘴通过设置管道与吸尘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主动轮、轴承座和锥形齿轮组,所述除锈轮上分别设置转轴,且其中一个转轴通过锥形齿轮组与驱动电机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个转轴设置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设置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且该转轴上通过设置轴承座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电路板、蓄电池,其外部设置充电接口、开关按钮和手持部,所述吸尘器位于壳体下端面,且管道贯穿壳体与吸尘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被动台式机构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设置至少两组除锈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架位于除锈轮下方;所述输送架采用电机驱动,所述输送架内设置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一端贯穿架体,且设置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之间通过设置传动链传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输送辊上还设置从动转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与从动转轮传动连接;所述吸尘器位于输送架盘侧。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台式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线性导轨和滑轨组件,所述线性导轨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除锈轮上转轴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轴承支座,所述轴承支座与滑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线性导轨带动除锈轮运动;所述吸尘器位于工作台盘侧。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合金刀头的刀面为锯齿状,且锯齿具有弹性。进一步的,所述钢丝轮的钢丝顶部呈弯折形态。进一步的,所述吸嘴等距分布,且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包括一个可拆卸的集尘筒。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在除锈轮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使钢丝轮和钢板接触,达到除锈的目的,同时通过旋转的转轮带动硬质合金刀头对钢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划伤,增加了钢板表面的粗糙度,使得钢板表结构能达到Sa2.5级-3.0级粗糙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除锈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除锈轮中钢丝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除锈轮中转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除锈轮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除锈轮、11钢丝轮、12转轮、13硬质合金刀头、2驱动机构、21驱动电机、22主动轮、23轴承座、24锥形齿轮组、25转轴、26从动轮、3手持机构、31壳体、32充电接口、33开关按钮、34手持部、4被动台式机构、41输送架、42电机、43输送辊、44传动链轮、45传动链、46从动转轮、47主动转轮、5主动台式机构、51工作台、52线性导轨、53滑轨组件、54安装座、55轴承支座、6除尘罩、7吸嘴、8管道、9吸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看图1-5,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包括至少两个除锈轮1,且其中一个横向设置,另一个纵向设置,除锈轮1包括多个钢丝轮11和转轮12,该转轮12位于钢丝轮11之间,转轮12上设置硬质合金刀头13;除锈轮1上设置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位于手持机构3内;除锈轮1的上方还设置除尘罩6,除尘罩6上贯穿设置多个吸嘴7,吸嘴7通过设置管道8与吸尘器9连通。具体的,除锈轮1在转动时,使钢丝轮11和钢板接触,达到除锈的目的,同时通过旋转的转轮12带动硬质合金刀头13对钢板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划伤,增加了钢板表面的粗糙度,使得钢板表结构能达到Sa2.5-3.0级粗糙度;手持驱动机构3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外出作业,能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除锈过程中的灰尘能够通过除尘罩6和吸嘴7,再通过管道8被吸入到吸尘器9中,避免铁锈被风吹散,保证操作人员的呼吸健康,而且产生的铁屑能够回收待利用,节约成本,节省资源。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主动轮22、轴承座23和锥形齿轮组24,除锈轮1上分别设置转轴25,且其中一个转轴通过锥形齿轮组24与驱动电机21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个转轴设置从动轮26,从动轮26通过设置皮带与主动轮22传动连接,且该转轴上通过设置轴承座23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具体的,驱动电机21启动后,带动主动轮22和锥形齿轮组24进行转动,带动转轴25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除锈轮1的转动,达到对钢板除锈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手持机构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控制电路板、蓄电池,其外部设置充电接口32、开关按钮33和手持部34,吸尘器9位于壳体31下端面,且管道8贯穿壳体31与吸尘器9连通。具体的,手持驱动机构3体积与手持切割机类似,便于携带。本实施例中,硬质合金刀头13的刀面为锯齿状,且锯齿具有弹性,便于对钢板表面进行划伤,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钢丝轮11的钢丝顶部呈弯折形态,旋转时,相当于铲在钢板上,利用除锈。本实施例中,吸嘴7等距分布,且向下倾斜设置,利用将扬起的铁屑和铁锈吸收。本实施例中,吸尘器9包括一个可拆卸的集尘筒,便于后期进行清理,循环利用。实施例2参看图1-4、6,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包括至少两个除锈轮1,且其中一个横向设置,另一个纵向设置,除锈轮1包括多个钢丝轮11和转轮12,该转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除锈轮,且其中一个横向设置,另一个纵向设置,所述除锈轮包括多个钢丝轮和转轮,该转轮位于钢丝轮之间,所述转轮上设置硬质合金刀头;所述除锈轮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外部机构中,所述外部机构包括手持机构、被动台式机构和主动台式机构;所述除锈轮的上方还设置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上贯穿设置多个吸嘴,所述吸嘴通过设置管道与吸尘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除锈轮,且其中一个横向设置,另一个纵向设置,所述除锈轮包括多个钢丝轮和转轮,该转轮位于钢丝轮之间,所述转轮上设置硬质合金刀头;所述除锈轮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外部机构中,所述外部机构包括手持机构、被动台式机构和主动台式机构;所述除锈轮的上方还设置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上贯穿设置多个吸嘴,所述吸嘴通过设置管道与吸尘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设置主动轮、轴承座和锥形齿轮组,所述除锈轮上分别设置转轴,且其中一个转轴通过锥形齿轮组与驱动电机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个转轴设置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设置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且该转轴上通过设置轴承座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电路板、蓄电池,其外部设置充电接口、开关按钮和手持部,所述吸尘器位于壳体下端面,且管道贯穿壳体与吸尘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台式机构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设置至少两组除锈轮和驱动机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阜金卢瑞彪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金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