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59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靠模机构,其中,所述靠模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活动架、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两侧工件上端的滚筒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机构、驱动所述滚筒机构和所述滚轮机构沿抵压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滚筒机构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滚轮机构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靠模机构可在焊接时,滚筒机构抵压两侧工件,使两侧工件与底部工件紧密贴合,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靠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靠模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焊接质量的靠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靠模机构中通常只设置与顶部工件相抵压的滚轮机构,然而,两侧工件大多由人工先固定在翻转机构上,翻板机构再将两侧工件翻转组对至内撑工装的两侧,由于人工固定容易出现位置不够精确,两侧工件与底板之间容易出现间隙,影响焊接质量,降低产品良率。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靠模机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成本的靠模机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靠模机构,其中,所述靠模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活动架、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两侧工件上端的滚筒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机构、驱动所述滚筒机构和所述滚轮机构沿抵压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滚筒机构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滚轮机构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定位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下方且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座、旋转连接所述一对固定座之间的滚筒、连接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活动架的多个固定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柱可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架内,所述滚筒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外的弹性件,所述活动架的下表面设有套设于固定柱外以按压所述弹性件的按压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模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方且可固定至一承载装置上的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的一对导柱,所述一对导柱设置于所述活动架沿横向方向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设有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可固定至所述承载装置上的一对高度调节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固定架沿前后方向一侧以控制所述活动架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活动架沿前后方向一侧的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且可弹性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模机构在抵压状态时,所述滚轮在上下方向上低于所述滚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机构与所述驱动单元同侧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具有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驱动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架具有位于其前后方向另一侧且可滑动设置焊接机构的滑动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靠模机构通过在活动架上设置抵压两侧工件上端的滚筒机构、设置于活动架上以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机构、驱动滚筒机构和滚轮机构沿抵压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滚筒机构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延伸超出滚轮机构的两侧。在焊接时,滚筒机构抵压两侧工件,使两侧工件与底部工件紧密贴合,提高焊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焊接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焊接系统中上靠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5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图7中滚筒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焊接系统中翻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图10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图10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翻板机构处于翻转状态的示意图。图15是翻板机构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17是图2中D处的放大图。图18是本技术待焊工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中的靠模机构主要应用于焊接系统,具体的,所述焊接系统包括:基础平台1;可移动设置于基础平台1上的龙门架2和内撑工装3,所述龙门架2和所述内撑工装3均沿基础平台1长度方向移动设置;焊接机构4,设置于所述龙门架2上;驱动装置5,驱动所述内撑工装3移动,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连接所述内撑工装3的传动件51和驱动所述传动件51移动的驱动机构52;工件支撑机构6,沿基础平台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件51上。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焊接系统主要应用于焊接由四块板状工件拼接而成的矩形管状结构(如图18所示),该矩形管状结构的底部工件的两端均突出两侧工件,两侧工件的上端均突出于顶部工件。所述基础平台1为由多个金属板拼接而成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结构。所述基础平台1包括供所述龙门架2和所述内撑工装3移动的第一基础平台和供所述驱动装置5移动的第二基础平台,所述第一基础平台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基础平台的宽度。所述第一基础平台具有位于其宽度方向两端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滑轨、设置于所述一对滑轨中间以固定底部工件的容置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两侧的多个安装槽。所述龙门架2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并沿所述第一基础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2具有位于上方的行走平台21、沿宽度方向分别位于行走平台21下方两侧的承载架22。所述行走平台21上设有用以抵压顶部工件的上靠模机构7,需注意的是,权利要求中所指的靠模机构即本实施例中的上靠模机构7,所述上靠模机构7贯穿所述行走平台21设置,所述行走平台21还可供操作人员行走以检查维修,两侧的承载架22分别设有抵压两侧工件的侧靠模机构23、送丝装置24及控制系统。所述焊接系统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靠模机构7和所述侧靠模机构23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上靠模机构7包括沿横向方向(即沿基础平台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活动架71、设置于所述活动架71上以抵压两侧工件上端的滚筒机构72、设置于所述活动架71上以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机构73、驱动所述滚筒机构72和所述滚轮机构73沿抵压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74,所述滚筒机构72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滚轮机构73的两侧。具体的,所述滚筒机构72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定位板721、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板721下方且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座722、旋转连接所述一对固定座722之间的滚筒723、连接所述定位板721和所述活动架71的多个固定柱7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721为上下贯穿设置,如此,不仅可以连接两端的滚筒723使所述滚筒723沿横向方向稳定,同时,节省了所述定位板721的成本,同时还降低了所述行走平台21的负荷以及所述驱动单元74的能耗。所述固定柱724可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架71内,所述滚筒机构72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柱724外的弹性件725,所述活动架71的下表面设有套设于固定柱724外以按压所述弹性件725的按压件75、连接相邻两所述按压件75的防动件7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72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模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活动架、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两侧工件上端的滚筒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机构、驱动所述滚筒机构和所述滚轮机构沿抵压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滚筒机构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滚轮机构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模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活动架、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两侧工件上端的滚筒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以抵压顶部工件的滚轮机构、驱动所述滚筒机构和所述滚轮机构沿抵压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滚筒机构沿横向方向向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滚轮机构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定位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下方且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固定座、旋转连接所述一对固定座之间的滚筒、连接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活动架的多个固定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可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动架内,所述滚筒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外的弹性件,所述活动架的下表面设有套设于固定柱外以按压所述弹性件的按压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模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方且可固定至一承载装置上的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和活动架的一对导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豪汪魁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