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55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板部和夹持部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板部远离夹持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槽部,槽部包括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其中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相对于回转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定位面的后端设有避空腔,第三定位面的板部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孔,孔的内部沿第三定位面方向依次设有钢球、堵头,堵头与钢球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在堵头的锁紧作用下保持压缩状态,钢球在弹簧的推力下凸出于第三定位面;工件通过压板压紧于槽部内,压板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于板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对于产品的变形量可控,可保证批量产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为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壁薄类零件的加工,现有的车工夹具采用内孔定位,使用压板端面压紧,后用螺帽紧固。这种装夹方式采用零件轴向压紧减少了零件的装夹变形,要求操作者要具备有较高操作技能。但是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壁薄零件,这种装夹方式仍然会使零件变形,且变形量极难控制,还会产生加工变形,加工后零件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超差,批量产品加工的一致性以及质量难以得到控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会影响了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采用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综合定位,整体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对于产品的变形量可控,可保证批量产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包括车模体,所述车模体包括同心设置的板部和夹持部,所述板部和夹持部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板部远离夹持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槽部,所述槽部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工件回转中心的中心上,所述槽部包括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相对于回转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后端设有避空腔,所述第三定位面的板部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孔,所述孔的内部沿第三定位面方向依次设有钢球、堵头,所述堵头与钢球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堵头的锁紧作用下保持压缩状态,所述钢球在弹簧的推力下凸出于第三定位面;所述工件通过压板压紧于槽部内,所述压板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于所述板部上。r>进一步的,所述车模体上方安装有与工件同轴设置的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上开设有用于旋紧的卡槽,所述平衡杆下端设有螺纹端,所述板部内设有与所述螺纹端相配合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内六角螺钉与所述压板之间设有垫圈。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采用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综合定位,整体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对于产品的变形量可控,可保证批量产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具体的,其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面,同时在第一定位面的后端设置避空腔,只采用第一定位面来定位,可保证工件上端面到待加工孔的位置一致性和精准度;通过堵头将弹簧锁紧于孔内,使得弹簧对于钢球有向外推出的弹力,钢球从孔的前端穿过凸出于第三定位面,当工件被安装于槽部后,可使得工件在钢珠的作用下始终靠在第二定位面上,进一步保证批量产品加工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在车模体上方设置平衡杆,可平衡离心力、减小装置的跳动,进而降低对设备以及工件精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工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局部剖视图。图中:10、车模体;20、板部;30、夹持部;40、工件;50、平衡杆;21、通孔;22、槽部;221、第一定位面;222、第二定位面;223、第三定位面;224、避空腔;225、孔;226、钢球;227、堵头;228、弹簧;41、回转中心;42、压板;43、内六角螺钉;51、卡槽;52、螺纹端;53、螺纹孔;54、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出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包括车模体10,车模体10包括同心设置的板部20和夹持部30,板部20和夹持部30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21,板部20远离夹持部3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40的槽部22,槽部20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工件回转中心41的中心上,槽部22包括第一定位面221、第二定位面222以及第三定位面223,其中第二定位面222、第三定位面223相对于回转中心41对称设置,第一定位面221的后端设有避空腔224,第三定位面223的板部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孔225,孔225的内部沿第三定位面223方向依次设有钢球226、堵头227,堵头227与钢球226之间设有弹簧228,弹簧228在堵头227的锁紧作用下保持压缩状态,钢球226在弹簧228的推力下凸出于第三定位面223;工件40通过压板42压紧于槽部22内,压板42通过内六角螺钉43固定于板部20上。进一步的,车模体10上方安装有与工件40同轴设置的平衡杆50,平衡杆50上开设有用于旋紧的卡槽51,平衡杆50下端设有螺纹端52,板部20内设有与螺纹端52相配合的螺纹孔53。进一步的,内六角螺钉43与压板42之间设有垫圈54。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采用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综合定位,整体结构简单,装夹方便,对于产品的变形量可控,可保证批量产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包括车模体,所述车模体包括同心设置的板部和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和夹持部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板部远离夹持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槽部,所述槽部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工件回转中心的中心上,所述槽部包括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相对于回转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后端设有避空腔,所述第三定位面的板部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孔,所述孔的内部沿第三定位面方向依次设有钢球、堵头,所述堵头与钢球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堵头的锁紧作用下保持压缩状态,所述钢球在弹簧的推力下凸出于第三定位面;所述工件通过压板压紧于槽部内,所述压板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于所述板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杆精车内孔装置,包括车模体,所述车模体包括同心设置的板部和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和夹持部中心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板部远离夹持部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槽部,所述槽部沿长度方向分布在工件回转中心的中心上,所述槽部包括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第三定位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相对于回转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后端设有避空腔,所述第三定位面的板部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孔,所述孔的内部沿第三定位面方向依次设有钢球、堵头,所述堵头与钢球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翀杨勇平冯春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安达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