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53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主轴从第一凸轮机构、转塔和第二凸轮机构的中心穿过,第一凸轮机构连接于转塔的一端,第一凸轮机构包括推罐凸轮;第二凸轮机构连接于转塔的另外一端,第二凸轮机构包括模具凸轮;推罐臂的外端设有第一滚轮组,第一滚轮组接触推罐凸轮的型面;整圆臂的外端设有第二滚轮组,第二滚轮组接触模具凸轮的型面;推罐臂的内端连接有罐托,整圆臂的内端连接有成型辊,罐托和成型辊之间形成有整形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底拱形状以提高易拉罐的相关性能,消除了铝材减薄带来的质量隐患,解决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与现有设备相比,本技术方案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使罐型转换的操作大大简化,节省辅助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涉及易拉罐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易拉罐市场的蓬勃发展,易拉罐需求量逐年增加,业内竞争日益激烈,促使易拉罐生产厂不断提高易拉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具备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本设备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许多易拉罐生产企业通过减薄铝材降低生产成本,以211-330罐型为例,铝材减薄前罐身平均净重10.3g,减薄后平均净重9.6g,按每年1亿只罐身的产量估算,可降低材料成本100万元左右。但单纯减薄铝材会使罐体“底部增长量”、“底拱反压”、“跌落高度”等力学性能下降。综上,亟需一种新的“罐底整形”技术方案,以确保在减薄铝材的前提下不降低易拉罐的整体力学性能。整形模具由专业团队设计并进行了大量试验采集相关技术数据,最终定型,通过改变易拉罐“底拱”的形状来提高力学性能,使罐体力学性能达到质量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可以改变底拱形状以提高易拉罐的力学性能,消除了铝材减薄带来的质量隐患,在一定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第一凸轮机构(2)、推罐臂(3)、整圆臂(4)、转塔(5)和第二凸轮机构(6);所述主轴(1)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2)、转塔(5)和第二凸轮机构(6)的中心穿过,所述第一凸轮机构(2)连接于所述转塔(5)的一端,第一凸轮机构(2)包括推罐凸轮(7);所述第二凸轮机构(6)连接于所述转塔(5)的另外一端,第二凸轮机构(6)包括模具凸轮(8);所述推罐臂(3)的外端设有第一滚轮组(9),所述第一滚轮组(9)接触所述推罐凸轮(7)的型面;所述整圆臂(4)的外端设有第二滚轮组(10),所述第二滚轮组(10)接触所述模具凸轮(8)的型面;/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第一凸轮机构(2)、推罐臂(3)、整圆臂(4)、转塔(5)和第二凸轮机构(6);所述主轴(1)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2)、转塔(5)和第二凸轮机构(6)的中心穿过,所述第一凸轮机构(2)连接于所述转塔(5)的一端,第一凸轮机构(2)包括推罐凸轮(7);所述第二凸轮机构(6)连接于所述转塔(5)的另外一端,第二凸轮机构(6)包括模具凸轮(8);所述推罐臂(3)的外端设有第一滚轮组(9),所述第一滚轮组(9)接触所述推罐凸轮(7)的型面;所述整圆臂(4)的外端设有第二滚轮组(10),所述第二滚轮组(10)接触所述模具凸轮(8)的型面;
所述推罐臂(3)的内端连接有罐托(11),所述整圆臂(4)的内端连接有成型辊(12),所述罐托(11)和成型辊(12)之间形成有整形空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件(14),主轴(1)的另外一端连接有第二轴承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拉罐罐底整形独立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春刘杰奎李志奇田野牛波张彦磊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制罐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