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50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8
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它包括矫正压力机、前距矫正组件和后距矫正工装;矫正压力机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上竖立多根滑柱,在滑柱的靠上位置设有上架板,上架板与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之间设有一压板,压板沿多根所述滑柱上下移动;在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下方设有油箱,油箱的顶部设有油泵;在上架板的顶部设有一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穿过上架板后与压板的上顶面相连接,还包括电控箱,油缸受控于所述电控箱;在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上还设有开关,开关与电控箱电连接并控制油缸通断电;矫正压力机还包括位置感应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手工矫正具有节省体力,易于操控,矫正容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轮毂制造
,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制造方式常采用铸造,分为低压铸造和重力铸造,这两种铸造方式先得到轮毂的毛坯,毛坯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少量的变形,其中轮毂毛坯的安装盘部分也会存在少量的变形,产生的后果是要么前距尺寸超差和要么后距尺寸超差,如果这两个尺寸超差,以前的做法是通过人工用锤敲打,首先人力不知道轻重,会存在用力过度,导致偏向另一边,矫正不方便,另外一点,也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一般产生变形的都会有好多个,每个都要通过人工敲打矫正,工作量大且消耗体能。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的装置,减轻工人劳动量且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它包括矫正压力机、前距矫正组件和后距矫正工装;其中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矫正压力机、前距矫正组件(11)和后距矫正工装(12);/n其中矫正压力机包括:工作台(1),在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上向上竖立多根滑柱(7),在所述滑柱(7)的靠上位置设有上架板(4),所述上架板(4)与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之间设有一压板(6),所述压板(6)沿多根所述滑柱(7)上下移动;/n在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下方设有油箱(2),所述油箱(2)的顶部设有油泵(9);/n在所述上架板(4)的顶部设有一油缸(5),所述油缸(5)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架板(4)后与所述压板(6)的上顶面相连接并驱动所述压板(6)实现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轮毂毛坯前距和后距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矫正压力机、前距矫正组件(11)和后距矫正工装(12);
其中矫正压力机包括:工作台(1),在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上向上竖立多根滑柱(7),在所述滑柱(7)的靠上位置设有上架板(4),所述上架板(4)与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之间设有一压板(6),所述压板(6)沿多根所述滑柱(7)上下移动;
在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下方设有油箱(2),所述油箱(2)的顶部设有油泵(9);
在所述上架板(4)的顶部设有一油缸(5),所述油缸(5)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架板(4)后与所述压板(6)的上顶面相连接并驱动所述压板(6)实现上下运动;
所述油泵(9)通过油管与所述油缸(5)相连;
还包括电控箱(8),所述电控箱(8)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下方,所述油缸(5)受控于所述电控箱(8);
在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上还设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与所述电控箱(8)电连接并控制所述油缸(5)通断电;
矫正压力机还包括位置感应组件(3),所述位置感应组件(3)包括承载杆(3a),所述承载杆(3a)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一侧和所述上架板(4)的一侧,所述承载杆(3a)上分别设有用于感知所述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引何伟祥任洪泽朱孝楠侍东健吴玉艳徐美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安驰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安玛速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