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34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包括水仓,所述水仓的上方右侧设置有灌装机,灌装机的左侧连接有出液管和入液管,出液管位于入液管的上方,入液管的一端与灌装机相连接而另一端插入到水仓内且贴近水仓底面,出液管的一端与灌装机相连接而另一端置于水仓的上方,位于水仓内的入液管末端上套设有坠子,水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由水仓底部穿出与水仓底部外的电机相连接,搅拌杆上分布有旋转搅拌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装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液体灌装中,会遇到分层液体,因为液体用的药油为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所以会用乳化剂进行乳化,但乳化之后液体还是会分层,导致灌装到瓶里面的液体,有的是药油成分多,有的就只是水,产品质量不一,导致疗效不一。通过增加液体稠度的方式,在消费者实际使用上又造成影响,所以也不可行。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通过入液管将水仓底部的液体带入到灌装机内,设置坠子来使入液管是垂直放置的,进入灌装机内再通过出液管进行排出,设置喷头来控制出液的速度,排出的液体击打液面,并且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上的旋转搅拌臂来加快其混合,设置加热层来对水仓内部进行控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包括水仓,所述水仓的上方右侧设置有灌装机,灌装机的左侧连接有出液管和入液管,出液管位于入液管的上方,入液管的一端与灌装机相连接而另一端插入到水仓内且贴近水仓底面,出液管的一端与灌装机相连接而另一端置于水仓的上方,位于水仓内的入液管末端上套设有坠子,水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由水仓底部穿出与水仓底部外的电机相连接,搅拌杆上分布有旋转搅拌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位于水仓上方的出液管末端处设置有控制出液多少的喷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仓内的入液管是贴着水仓的右侧壁设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搅拌臂上设置有加热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入液管将水仓底部的液体带入到灌装机内,设置坠子来使入液管是垂直放置的,进入灌装机内再通过出液管进行排出,设置喷头来控制出液的速度,排出的液体击打液面,并且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上的旋转搅拌臂来加快其混合,设置加热层来对水仓内部进行控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其中:1-水仓,2-灌装机,3-出液管,4-入液管,5-坠子,6-搅拌杆,7-电机,8-旋转搅拌臂,9-喷头,10-加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包括水仓1,所述水仓1的上方右侧设置有灌装机2,灌装机2的左侧连接有出液管3和入液管4,出液管3位于入液管4的上方,入液管4的一端与灌装机2相连接而另一端插入到水仓1内且贴近水仓1底面,出液管3的一端与灌装机2相连接而另一端置于水仓1的上方,位于水仓1内的入液管4末端上套设有坠子5,水仓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杆6,搅拌杆6由水仓1底部穿出与水仓1底部外的电机7相连接,搅拌杆6上分布有旋转搅拌臂8。所述位于水仓1上方的出液管3末端处设置有控制出液多少的喷头9。所述水仓1内的入液管4是贴着水仓1的右侧壁设置的。所述旋转搅拌臂8上设置有加热层10。通过入液管4将水仓1底部的液体带入到灌装机2内,设置坠子5来使入液管4是垂直放置的,进入灌装机2内再通过出液管3进行排出,设置喷头9来控制出液的速度,排出的液体击打液面,并且通过电机7带动搅拌杆6上的旋转搅拌臂8来加快其混合,设置加热层10来对水仓1内部进行控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包括水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1)的上方右侧设置有灌装机(2),灌装机(2)的左侧连接有出液管(3)和入液管(4),出液管(3)位于入液管(4)的上方,入液管(4)的一端与灌装机(2)相连接而另一端插入到水仓(1)内且贴近水仓(1)底面,出液管(3)的一端与灌装机(2)相连接而另一端置于水仓(1)的上方,位于水仓(1)内的入液管(4)末端上套设有坠子(5),水仓(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杆(6),搅拌杆(6)由水仓(1)底部穿出与水仓(1)底部外的电机(7)相连接,搅拌杆(6)上分布有旋转搅拌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回流混合装置,包括水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1)的上方右侧设置有灌装机(2),灌装机(2)的左侧连接有出液管(3)和入液管(4),出液管(3)位于入液管(4)的上方,入液管(4)的一端与灌装机(2)相连接而另一端插入到水仓(1)内且贴近水仓(1)底面,出液管(3)的一端与灌装机(2)相连接而另一端置于水仓(1)的上方,位于水仓(1)内的入液管(4)末端上套设有坠子(5),水仓(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杆(6),搅拌杆(6)由水仓(1)底部穿出与水仓(1)底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庆周巧国周华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特纳斯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