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290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滤装置,所述抽滤装置包括固定夹具、固定密封套和抽滤头;所述固定夹具设有贯穿两端的孔并在所述固定夹具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上容置空间部分和下容置空间部分;所述固定密封套的上部与所述固定夹具在所述上容置空间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抽滤头的上部与所述固定夹具在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密封套的下端在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与所述抽滤头的上端相抵形成密封;所述固定密封套和所述抽滤头均设有贯穿两端的孔,并与所述固定夹具的孔连通。本申请中的抽滤装置使用方便,安全稳固,便于移动,配合性强,从而降低工作强度,增加操作人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学操作装置,特别是涉及抽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学实验室经常会使用锥形抽滤瓶+布氏抽滤漏斗相结合的抽滤实验,而在公斤级实验室,因使用的器皿体积较大,一般锥形瓶都达到20L以上,而布氏漏斗直径达到300mm,自重达到5kg,而现有技术中,这个自重加上物料的重量完全作用在玻璃的锥形瓶上进行真空抽滤,抽滤时漏斗与锥形瓶则因重量和真空的作用结合的越来越紧,抽滤液体达到一定的量时,必须拆分装置,倒出液体,才可继续进行抽滤,而在拆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瓶口破损、倾倒等状况,倒出液体时,也容易发生滑落导致的安全事故,有时单人无法操作,需要多人协同,才能完成。而市面上的相似体量(100ml-25L)抽滤装置中布氏漏斗和锥形瓶配合模式,小型试验基本可以控制,但是达到使用200mm直径以上布氏漏斗结合20L锥形瓶进行试验的时候,抽滤后倾倒、转移液体物料时容易由于重量大而手滑,操作就很困难,容易破损器皿甚至人身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化学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装置包括固定夹具(1)、固定密封套(2)和抽滤头(3);/n所述固定夹具(1)设有贯穿两端的孔并在所述固定夹具(1)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上容置空间部分和下容置空间部分;/n所述固定密封套(2)的上部与所述固定夹具(1)在所述上容置空间部分可拆卸连接;/n所述抽滤头(3)的上部与所述固定夹具(1)在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可拆卸连接;/n所述固定密封套(2)的下端在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与所述抽滤头(3)的上端相抵形成密封;/n所述固定密封套(2)和所述抽滤头(3)均设有贯穿两端的孔,并与所述固定夹具(1)的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装置包括固定夹具(1)、固定密封套(2)和抽滤头(3);
所述固定夹具(1)设有贯穿两端的孔并在所述固定夹具(1)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括上容置空间部分和下容置空间部分;
所述固定密封套(2)的上部与所述固定夹具(1)在所述上容置空间部分可拆卸连接;
所述抽滤头(3)的上部与所述固定夹具(1)在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可拆卸连接;
所述固定密封套(2)的下端在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与所述抽滤头(3)的上端相抵形成密封;
所述固定密封套(2)和所述抽滤头(3)均设有贯穿两端的孔,并与所述固定夹具(1)的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密封套(2)和抽滤头(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4);和/或沿着所述固定夹具(1)的轴向方向在所述固定夹具(1)的下端面上的投影,所述上容置空间部分的投影位于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的投影内且小于所述下容置空间部分的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为第一密封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闵疆李尚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