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00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其包括养植装置、供液装置、增氧装置、过滤消毒器和排污阀;其中养植装置包括养植箱、遮光罩和双层支架;养植箱包括箱体和盖板,箱体为中空透明的圆柱结构,盖板中心设有种植孔;供液装置包括营养液池、供液泵、供液管和回液管;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和增氧管;回液管上设有过滤消毒器;养植箱底部设有排污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景观观赏的情况下,有效解决水培红薯因长期生长过程中,根系扭曲堆积、营养液更新循环不足的问题,同时改变增氧方式,增加养植液溶氧量,最终解决水培红薯根系腐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施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红薯又称番薯、地瓜、甘薯等,为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藤本植物,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水培红薯与土培红薯相比无论在茎叶涨势还是在根系方面,水培方式都具有生长快、根系发达等优势,但目前水培红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较长时间的水培后,尤其在观光园区里,根系腐烂量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原因是根系量逐渐增加且扭曲堆积在一起,但并没有很好的栽培装置有效的解决扭曲堆积问题,还有营养液不能充分循环更新,增氧方式简陋效果不好,溶氧量不足,根系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最终导致腐烂加重,直至蔓延整个根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双层支架、可循环的供液装置、高效的增氧装置、过滤消毒器和排污阀,对栽培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能够克服现有水培红薯生产装置在红薯长时间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根系扭曲堆积在一起,营养液不能充分循环更新,增氧方式不恰当,溶氧量不足,最终导致腐烂加重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养植装置、供液装置、增氧装置、过滤消毒器和排污阀;/n所述养植装置,包括养植箱、遮光罩和双层支架;所述养植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箱体为中空透明圆柱形结构,包括箱壁和底面;所述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且其中心位置设有种植孔;所述遮光罩设于所述养植箱的外部;所述双层支架设于所述养植箱的内部;/n所述供液装置,包括营养液池、供液泵、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供液泵固定安装在所述营养液池内,所述供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壁的进液口相连,所述供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液泵相连;所述回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壁的溢流口相连;所述回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营养液池相连;/n所述增氧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红薯景观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养植装置、供液装置、增氧装置、过滤消毒器和排污阀;
所述养植装置,包括养植箱、遮光罩和双层支架;所述养植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箱体为中空透明圆柱形结构,包括箱壁和底面;所述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且其中心位置设有种植孔;所述遮光罩设于所述养植箱的外部;所述双层支架设于所述养植箱的内部;
所述供液装置,包括营养液池、供液泵、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供液泵固定安装在所述营养液池内,所述供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壁的进液口相连,所述供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液泵相连;所述回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箱壁的溢流口相连;所述回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营养液池相连;
所述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和增氧管,所述增氧泵设于所述养植箱的外部,所述增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增氧泵相连,所述增氧管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箱壁上的增氧管进口设于所述养植箱的内底面上,所述增氧管的第二端盘成矩形网状结构,所述增氧管的管壁上均匀设有气孔;
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辉鲍仁蕾傅长智张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