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98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栽培装置,属于栽培技术领域,富硒栽培装置包括:支撑架;多个输水支撑立管,设置于支撑架上;多个栽培体,可拆卸地套设于输水支撑立管上;栽培体包括:座体,其内部设置有安置腔体,安置腔体与输水支撑立管相配合;外筒,设置于座体的外围,外筒与座体之间形成培养基腔体,培养基腔体与安置腔体相连通,外筒上设置有若干个栽培孔;其中,栽培体通过将安置腔体套设于输水支撑立管上而支撑于支撑架上,输水支撑立管用于通过安置腔体而向培养基腔体中输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富硒栽培装置,栽培体可便捷地支撑于支撑架上或从支撑架上拆卸,便于将植物种植在栽培体上,且该过程输水管道固定无需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富硒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WHO公布的资料也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人体硒来源主要靠膳食摄入,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农作物的硒含量一般受作物品种、土壤硒含量及一些理化指标、农艺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属于土壤严重缺硒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国土面积都属于缺硒地区。土壤的硒缺乏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中硒含量的不足,使得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群处于硒营养缺乏状态。现有的富硒栽培装置,通常在支撑架上放置多层栽培箱,并在栽培箱内埋设管道,以对栽培箱中的土壤供水,且管道需引出至外部连接其他管道,使得栽培箱与支撑架通常难以拆分,需在支撑架上进行种植,不便于农产品或植物的栽培,且在需要更换土壤或施肥时均要在支撑架上进行,若拆卸栽培箱则需拆卸管道,费时费力,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栽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栽培箱与输水管道及支撑架固定一体而栽培箱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富硒栽培装置,所述富硒栽培装置包括:支撑架;多个输水支撑立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多个栽培体,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上;所述栽培体包括:座体,其内部设置有安置腔体,所述安置腔体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相配合;外筒,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外围,所述外筒与所述座体之间形成有用于盛装富硒培养基的培养基腔体,所述培养基腔体与所述安置腔体相连通,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若干个栽培孔;其中,所述栽培体通过将所述座体的安置腔体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上而支撑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输水支撑立管用于通过所述安置腔体而向所述培养基腔体中输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支撑底部,其上设置有一进入通孔;支撑立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部上所述进入通孔所在处,所述支撑立部的内部设置有立部空腔;其中,所述立部空腔与所述进入通孔连通形成所述安置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部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注水通孔;所述安置腔体通过所述注水通孔与所述培养基腔体相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位于所述支撑立部的外围;所述外筒支撑于所述支撑底部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水支撑立管上设置有多个输水通孔;所述输水支撑立管通过所述输水通孔向所述培养基腔体中输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水支撑立管上位于靠近所述支撑架处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密封槽;在所述安置腔体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上时,所述密封垫圈位于所述密封槽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腔体的顶部敞口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输水支撑立管通过管道相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立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横架,设置于所述立架上,多个所述输水支撑立管设置于所述横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架配置为内部中空而可供液体通过的管道;所述输水支撑立管与所述横架的内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富硒栽培装置,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多个输水支撑立管,并设置包括座体、外筒的多个栽培体,座体与外筒之间形成培养基腔体以盛装富硒培养基,座体上设置安置腔体以可拆卸地套设在输水支撑立管上,安置腔体与培养基腔体相连通。因而栽培体通过座体的安置腔体套设在输水支撑立管上后即可支撑于支撑架上,输水支撑立管出水后经安置腔体而输送至培养基腔体中,即实现对培养基腔体中进行输水,在栽植农产品时可快捷地将栽培体从支撑架上拆卸,可在其他特定环境下栽植农产品后再将栽培体套设于输水支撑立管即可,且栽培体可相对于输水支撑立管旋转,可使得栽培体上的植物朝向进行换动,使得栽培体上的各植物生长更加均匀。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富硒栽培装置,输水与栽培体分体设置,栽培体可便捷地支撑于支撑架上或从支撑架上拆卸,便于将植物种植在栽培体上,且该过程输水管道固定无需拆卸。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富硒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栽培体与输水支撑立管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栽培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栽培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输水支撑立管与支撑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富硒栽培装置;10、支撑架;20、输水支撑立管;30、栽培体;31、座体;310、安置腔体;32、外筒;33、培养基腔体;320、栽培孔;311、支撑底部;3110、进入通孔;312、支撑立部;3120、立部空腔;3121、注水通孔;201、输水通孔;202、密封垫圈;3111、密封槽;11、底座;12、立架;13、横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栽培箱与输水管道及支撑架固定一体而栽培箱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富硒栽培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富硒栽培装置,富硒栽培装置包括支撑架10、多个输水支撑立管20、多个栽培体30。支撑架10主要起支撑作用,支撑架10包括底座11、立架12、横架13,立架12设置于底座11上,立架12可设置有两个且设置于底座11上的两侧,横架13设置于两立架12之间。横架13可设置有多个,以形成多层。多个输水支撑立管20设置于支撑架10的横架13上,多个输水支撑立管20可以垂直于横架13向上设置,输水支撑立管20即具有与横架13相连接的一基部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硒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栽培装置包括:/n支撑架(10);/n多个输水支撑立管(2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上;/n多个栽培体(30),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上;/n所述栽培体(30)包括:/n座体(31),其内部设置有安置腔体(310),所述安置腔体(310)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相配合;/n外筒(32),设置于所述座体(31)的外围,所述外筒(32)与所述座体(31)之间形成有用于盛装富硒培养基的培养基腔体(33),所述培养基腔体(33)与所述安置腔体(310)相连通,所述外筒(32)上设置有若干个栽培孔(320);/n其中,所述栽培体(30)通过将所述座体(31)的所述安置腔体(310)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上而支撑于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用于通过所述安置腔体(310)而向所述培养基腔体(33)中输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栽培装置包括:
支撑架(10);
多个输水支撑立管(2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上;
多个栽培体(30),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上;
所述栽培体(30)包括:
座体(31),其内部设置有安置腔体(310),所述安置腔体(310)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相配合;
外筒(32),设置于所述座体(31)的外围,所述外筒(32)与所述座体(31)之间形成有用于盛装富硒培养基的培养基腔体(33),所述培养基腔体(33)与所述安置腔体(310)相连通,所述外筒(32)上设置有若干个栽培孔(320);
其中,所述栽培体(30)通过将所述座体(31)的所述安置腔体(310)套设于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上而支撑于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输水支撑立管(20)用于通过所述安置腔体(310)而向所述培养基腔体(33)中输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31)包括:
支撑底部(311),其上设置有一进入通孔(3110);
支撑立部(312),设置于所述支撑底部(311)上所述进入通孔(3110)所在处,所述支撑立部(312)的内部设置有立部空腔(3120);
其中,所述立部空腔(3120)与所述进入通孔(3110)连通形成所述安置腔体(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立部(31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注水通孔(3121);
所述安置腔体(310)通过所述注水通孔(3121)与所述培养基腔体(33)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