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97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植苗穴,所述植苗穴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栽植层、防蒸发层,所述植苗穴的外部设有多余砒砂岩堆积鱼鳞坑,所述植苗穴内设有苗木。该技术方案首先是利用当地便利的资源砒砂岩和风沙土,改良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其次是将改良后的土壤在裸露砒砂岩区种植植被,从而更加有利于裸露砒砂岩区的植被恢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增加裸露砒砂岩区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涉及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砒砂岩是一种松散岩层,具体指古生代二叠纪(约2.5亿年)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厚层砂岩、砂页岩和泥质砂岩组成的岩石互层。集中分布黄土高原北部晋陕蒙接壤地区的鄂尔多斯高原。通常以粉红色、紫色、灰白色、灰绿色互层相间而存在。由于其成岩程度低、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水如泥、遇风成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群众深受其害,视其毒如砒霜,故称其为“砒砂岩”。由于砒砂岩区养分含量低,水分难以入渗使得该区域治理难度极大,不适宜植被直接生长,特别是裸露砒砂岩区,目前多为自然状态,没有植被恢复。因此,采用传统的育林育草的水土保持措施对裸露砒砂岩区进行治理,对改善区域恶劣生态环境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种植的草木基本枯死,急需探究一种新的在裸露砒砂岩区种植低矮乔木和灌木的技术。沙土通体无结构,干湿状况下均有较大的透水性,其保水性能差但是对蒸发有很好地抑制作用;砒砂岩因含有大量的蒙脱石,在遇水时迅速膨胀,有较好的持水和保水性能,可作为一种天然的保水剂,本技术利用砒砂岩和沙土性质上的互补性,将沙土、砒砂岩和有机肥按1:1:1的比例复配成土,混合后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以得到具有保水透气功能的改良土壤,既保证了土壤的透气保水性能,也提供了植被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供应。将改良土壤作为填装物置于裸露砒砂岩内部,在其上种植草木,促进植被快速建植,以推动砒砂岩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弥补裸露砒砂岩区植被恢复技术缺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该技术方案首先是利用当地便利的资源砒砂岩和风沙土,改良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其次是将改良后的土壤在裸露砒砂岩区种植植被,从而更加有利于裸露砒砂岩区的植被恢复。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植苗穴,所述植苗穴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栽植层、防蒸发层,所述植苗穴的外部设有多余砒砂岩堆积鱼鳞坑,所述植苗穴内设有苗木。进一步,所述苗木为低矮乔木或灌木。再进一步,所述苗木为低矮乔木,其种植株距和行距为:2m×2m。再进一步,所述苗木为灌木,其种植株距和行距为:1m×1m。进一步,所述的防蒸发层的厚度为5cm,穴内土壤为沙土,其平均粒径大于0.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增加裸露砒砂岩区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恢复;本技术的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植乔灌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晋陕蒙裸露砒砂岩区因降雨不能就地入渗造成的水分缺乏和养分不足而产生植被恢复困难的问题,弥补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贫瘠、水分匮乏和植被恢复困难等缺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图3:本技术的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图3,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植苗穴2,所述植苗穴2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2的外部设有多余砒砂岩堆积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2内设有苗木7。所述苗木7为低矮乔木或灌木。所述苗木7为低矮乔木,其种植株距8和行距9为:2m×2m。所述苗木7为灌木,其种植株距8和行距9为:1m×1m。所述的防蒸发层5的厚度为5cm,穴内土壤为沙土,其平均粒径大于0.5mm。本技术所述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挖植苗穴过程要求。利用带有特殊钻头的打孔机进行螺旋打孔,孔径40cm,深度50cm。收集植苗穴挖出砒砂岩的1/5作为后期改良土壤原材料,其它多余砒砂岩均匀置于植苗穴周边,起到鱼鳞坑的作用。步骤2、栽植穴内土壤改良过程。利用现有砒砂岩和风沙土,添加有机肥,有机肥要求烘干后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质量分数(N+P2O5+K2O)≥5%。配置比例为砒砂岩:风沙土:有机肥=1:1:1。风沙土颗粒较大,砒砂岩遇水成泥,两者性质互补,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这种配比既保证了土壤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特性,也保证了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步骤3、改良土壤的分层填装过程。在直径40cm孔底层先铺设10cm水分处于饱和状态的PAMN保水剂(PAMN保水剂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型保水剂,已经广泛应用,市场可以获得充足的保水剂材料)。保水剂上面填充改良土壤30cm,分两次填装,第一层填装10cm,然后灌满水,放置一夜,让土壤充分饱和,第二层在栽植苗木的同时,填装20cm。剩余10cm栽植穴铺设5cm粗砂防蒸发层,剩余空间起到遮阴和鱼鳞坑作用。步骤4、苗木种植处理过程。苗木为2年苗木,所述苗木为低矮乔木或灌木,乔木要求带土球,栽植前,在浓度1000ppm的生根粉溶液中进行蘸根处理,然后在浇水放置一夜的栽植穴,靠近栽植穴南面垂直放置,埋设20cm改良土壤,踩实。栽植完成后分多次浇水,直到栽植穴存水10分钟以上,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后期不再进行水分和养分管理。步骤5、防蒸发层的铺设过程。将粗砂均匀地铺设在栽植穴上层。步骤2中,所述的栽植穴内土壤改良的改良深度30cm。步骤4中,灌木选择以适宜当地生长的沙棘、柠条、枸杞和长柄扁桃等灌木,以及樟子松、油松、山桃、山杏等低矮乔木,灌木种植行距1m,株距1m,乔木种植行距2m,株距2m。步骤5中,所述防蒸发层的厚度为5cm,沙土平均粒径大于0.5mm。实施例12018年4月11日在内蒙古暖水乡圪秋沟试验站,利用LYS40微型蒸渗仪(直径40cm,高度50cm)按照本技术填装工艺,底层先铺设10cm水分处于饱和状态的PAMN保水剂。保水剂上面填充改良土壤30cm,分两次填装,第一层填装10cm,然后灌满水,放置一夜,让土壤充分饱和,多余水分通过渗漏通道流出,第二天填装20cm,缓慢加水,直到底部渗漏管有水流出。最后在上方预留的10cm中铺设5cm厚过0.55mm筛的的粗砂。自动监测蒸发过程。对比例1对比例1的小型蒸发测量装置表层处理有两个,一个表层不覆盖沙土,一个表层覆盖5cm细沙土,粒径<0.55mm,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2018年5月10日,进行了不同植物种植,蒸发不仅包含土壤蒸发,也包含植物蒸腾,所以主要分析4月11日-5月10日的土壤蒸发过程,对实施例1及对比例1的对比分析发现:该期间实施例1中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和植苗穴(2),所述植苗穴(2)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2)的外部设有多余砒砂岩堆积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2)内设有苗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和植苗穴(2),所述植苗穴(2)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2)的外部设有多余砒砂岩堆积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2)内设有苗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种乔灌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木(7)为低矮乔木或灌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裸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朋李永红袁媛张鹤罗朝逸毕博远王坤武杼华王钰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