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元件的金属支撑体、电化学元件、电化学模块、电化学装置、能源系统、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型电解单元和金属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93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4
提供在确保充分的强度和性能的同时、改善量产时的加工性和成本的电化学元件等。电化学元件的金属支撑体1整体为板状,将设置有电极层的面设为正面侧表面1a,具有从正面侧表面1a向反面侧表面1b贯穿的多个贯穿空间1c。将正面侧表面1a中形成有贯穿空间1c的区域设为孔区域1g,将贯穿空间1c的正面侧表面1a的开口部设为正面侧开口部1d,孔区域1g中的正面侧开口部1d的所占比例、即开口率为0.1%以上且7.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化学元件的金属支撑体、电化学元件、电化学模块、电化学装置、能源系统、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型电解单元和金属支撑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支撑型电化学元件和其金属支撑体等。
技术介绍
以往的金属支撑型SOFC中,金属支撑体在金属板开有多个孔而构成。然而,在确保作为SOFC的充分性能的同时、考虑量产时的加工性、成本的最佳的孔形状尚未被发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259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考虑单元层叠时的加工性的金属支撑体的结构。专利文献1的单元中,在开有多个孔的15μm左右的金属箔上层叠电极层·电解质层·对电极层。像这样薄的金属箔中强度小,因此单元制造时的操作极为困难,不适合于量产。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确保充分的强度和性能的同时、改善量产时的加工性和成本的电化学元件等。解决课题的手段[构成1]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化学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化学元件的金属支撑体,/n前述金属支撑体整体为板状,前述金属支撑体将设置有电极层的面设为正面侧表面,具有从前述正面侧表面向反面侧表面贯穿的多个贯穿空间,将前述正面侧表面中形成有前述贯穿空间的区域设为孔区域,将前述贯穿空间的前述正面侧表面的开口部设为正面侧开口部,前述孔区域中的前述正面侧开口部的所占比例、即开口率为0.1%以上且7.0%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703411.电化学元件的金属支撑体,
前述金属支撑体整体为板状,前述金属支撑体将设置有电极层的面设为正面侧表面,具有从前述正面侧表面向反面侧表面贯穿的多个贯穿空间,将前述正面侧表面中形成有前述贯穿空间的区域设为孔区域,将前述贯穿空间的前述正面侧表面的开口部设为正面侧开口部,前述孔区域中的前述正面侧开口部的所占比例、即开口率为0.1%以上且7.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中,前述正面侧开口部是直径为10μm以上且60μm以下的圆形或近似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中,前述贯穿空间的前述反面侧表面的开口部、即反面侧开口部具有大于前述正面侧开口部的面积或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中,前述正面侧开口部的间隔为0.05mm以上且0.3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中,厚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是将金属板重叠多个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是将相同或近似相同的厚度的金属板重叠多个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支撑体,其中,包含作为金属制的板的第1金属板、和与前述第1金属板相比厚度更大的作为金属制的板的第2金属板,将多个金属板重叠而形成,前述第1金属板与前述第2金属板相比配置在更靠前述正面侧表面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后满秋大西久男南和彻津田裕司真锅享平山崎修
申请(专利权)人: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