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和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903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3
一种非织造布,其包含纤维,上述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织造布和过滤器
本公开涉及非织造布和过滤器。
技术介绍
通过熔喷法制造的非织造布(以下,也称为“熔喷(meltblow)非织造布”或“熔喷(meltblown)非织造布”。)与通常的纺粘非织造布相比,能够将构成非织造布的纤维细化,因此柔软性、均匀性和致密性优异。因此,熔喷非织造布单独,或与其它非织造布等层叠,而被用于液体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等过滤器、卫生材料、医用材料、农业用被覆材料、土木材料、建材、油吸附材料、汽车材料、电子材料、隔板(separator)、衣服类、包装材料、吸音材料等。作为构成非织造布的纤维,已知聚丙烯、聚乙烯等热塑性树脂的纤维。一般而言,过滤器出于捕集液体、气体等中存在的微粒,从该液体、气体等中除去微粒的目的来使用。已知存在以下倾向:构成过滤器的非织造布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小,则过滤器捕集微粒的效率(以下,也称为“捕集效率”。)优异。此外,已知微粒的粒径越小,则捕集效率越低。例如,国际公开第2000/22219号和国际公开第2015/093451号中,作为平均纤维直径小的非织造布,提出了例如,利用熔喷法将包含聚乙烯和聚乙烯蜡的树脂组合物成型而获得的非织造布。此外,例如,国际公开第2012/111724号中提出了将利用熔喷法将包含聚乙烯和聚乙烯蜡的树脂组合物成型而获得的非织造布与包含由聚酯和乙烯系聚合物形成的复合纤维的纺粘非织造布进行层叠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得知:在将国际公开第2000/22219号、国际公开第2015/093451号和国际公开第2012/111724号所记载的非织造布作为过滤器使用的情况下,有时要求捕集效率进一步的提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一步研究后的结果是:即使将平均纤维直径相同的非织造布作为过滤器使用,有时捕集效率也不同。进一步得知:如果纤维直径为平均纤维直径5倍以上的纤维(以下,也称为“5倍纤维”。)的比例多,则有时捕集效率差。因此,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捕集效率优异,即平均纤维直径小并且5倍纤维的比例少的非织造布,或使用了该非织造布的过滤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公开包括以下实施方式。<1>一种非织造布,其包含纤维,上述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单轴拉伸粘度为430Pa·s~1200Pa·s,并且上述单轴拉伸粘度(Pa·s)相对于在剪切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剪切粘度(Pa·s)的比例为35~65。<2>根据<1>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剪切粘度为10Pa·s~20Pa·s。<3>根据<1>或<2>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纤维为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纤维。<4>根据<3>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长链分支聚丙烯。<5>根据<4>所述的非织造布,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上述长链分支聚丙烯的含有率为0.7质量%~5质量%。<6>根据<3>或<4>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直链聚丙烯。<7>根据<6>所述的非织造布,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上述直链聚丙烯的含有率为95质量%~99.3质量%。<8>根据<6>或<7>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直链聚丙烯包含重均分子量为2万以上的直链聚丙烯。<9>根据<8>所述的非织造布,相对于直链聚丙烯的总质量,上述重均分子量为2万以上的直链聚丙烯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上。<10>根据<6>~<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直链聚丙烯包含重均分子量小于2万的直链聚丙烯。<11>根据<10>所述的非织造布,相对于直链聚丙烯的总质量,上述重均分子量小于2万的直链聚丙烯的含有率为50质量%以下。<12>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a)为2.7μm以下。<13>根据<12>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平均纤维直径的标准偏差(Dd)相对于上述平均纤维直径(Da)的比例(Dd/Da)为70~100。<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上述纤维中,纤维直径为平均纤维直径5倍以上的纤维的比例为20质量%以下。<15>根据<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其为熔喷非织造布。<16>一种过滤器,其包含<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捕集效率优异,即平均纤维直径小并且5倍纤维的比例少的非织造布,或使用了该非织造布的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范围。本说明书中分阶段记载的数值范围中,某一数值范围所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置换为其它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此外,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数值范围中,某一数值范围所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置换为实施例所示的值。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量,在组合物中存在多个与各成分相当的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就是指组合物中存在的该多个物质的合计量。在本说明书中,优选的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非织造布》本公开的非织造布为包含纤维的非织造布,该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单轴拉伸粘度为430Pa·s~1200Pa·s,并且,上述单轴拉伸粘度(Pa·s)相对于在剪切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剪切粘度(Pa·s)的比例(单轴拉伸粘度/剪切粘度)为35~65。本公开的非织造布包含纤维,该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单轴拉伸粘度(Pa·s)相对于在剪切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剪切粘度(Pa·s)之比(单轴拉伸粘度/剪切粘度)为35~65,因此5倍纤维少,并且平均纤维直径小。因此,这样的非织造布的5倍纤维少,并且平均纤维直径变小,捕集效率优异。专利技术人等推测:单轴拉伸粘度以及单轴拉伸粘度相对于剪切粘度之比为预定范围时,纤维的5倍纤维少并且平均纤维直径小的理由如下。纤维纺丝时,树脂或树脂组合物从细的喷嘴排出,通过高速气流被拉伸。可以认为:如果纤维的单轴拉伸粘度以及单轴拉伸粘度相对于剪切粘度之比为预定范围,则即使设为细纤维化所需要的高拉伸倍率条件时,也可抑制拉伸中纤维直径一时变粗一时变细的纤维直径变化(以下,也称为“纤维直径的粗化和细化”。)周期性反复的现象,因此所得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细,纤维直径分布易于变得均匀。另外,在纤维为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纤维的情况下,纤维的单轴拉伸粘度和剪切粘度与形成纤维之前的树脂组合物的单轴拉伸粘度和剪切粘度相同。本公开涉及的非织造布所包含的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织造布,其包含纤维,/n所述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9 JP 2018-0660811.一种非织造布,其包含纤维,
所述纤维在拉伸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单轴拉伸粘度为430Pa·s~1200Pa·s,并且
所述单轴拉伸粘度(Pa·s)相对于在剪切应变速度2.5×102(1/秒)和160℃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剪切粘度(Pa·s)的比例为35~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所述剪切粘度为10Pa·s~20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织造布,所述纤维为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织造布,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长链分支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织造布,相对于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所述长链分支聚丙烯的含有率为0.7质量%~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所述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直链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织造布,相对于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所述直链聚丙烯的含有率为95质量%~99.3质量%。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场康三鞠谷雄士宝田亘波多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