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卫星热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星上单机在轨以及地面测试时的温度满足单机的指标要求。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热耗不断增大,随之发展了适应于卫星的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选择使用单相流体回路技术作为散热技术的卫星一般功率密度都很大。在卫星总装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单机进行性能及老练测试,卫星加电时间长,温度水平高,随之产生的主要地面散热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卫星等航天器地面测试时,一般采用的散热方式为采用空气自然对流换热或者使用地面风扇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上述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适应空气自然对流散热只适合卫星功率较小的场合,且要求卫星舱板需要能够于外界环境流通,且受限于测试环境温度水平的限制,其散热能力有限;采用风扇等强制对流换热可以提高对流换热系数,但同样受限于环境温度水平以及卫星总装状态的限制,散热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样无法满足大功率卫星在地面测试时长时间加电的问题。随着近些年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航天器安装板,其内表面上固定一个或多个星载单机;/n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内,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均匀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各个区域的温度;/n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的外表面,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带走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航天器安装板,其内表面上固定一个或多个星载单机;
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内,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均匀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各个区域的温度;
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的外表面,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带走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星载单机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面,所述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布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面及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面之间,所述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管、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循环泵、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入口及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出口,其中:
所述第一热管呈“S”形盘绕在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内;
所述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循环泵驱动所述第一热管内的冷却液流动;
所述冷却液由所述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入口进入所述第一热管,由所述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出口流出所述第一热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入口及星载单相流体回路出口为星载热控系统的标准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卫星在地面测试阶段时,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由所述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进行均匀导热,再由所述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带走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
卫星在发射及在轨运行阶段时,所述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移除,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二瑞,孙小雷,蒋桂忠,林士峰,张筱娴,任烜,许红阳,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