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68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正极配方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负极配方包括: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负极材料为碳包覆硅碳复合颗粒所形成的核壳结构,其制备方法为:配制聚氧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均三甲苯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加入硅油、羧基硅油、氨基硅油、端乙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混匀后涂板热干燥,干燥后辐照交联,交联后热处理得到硅碳复合颗粒,将硅碳复合颗粒置于含碳源的有机溶液中,得到分散液,对分散液进行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容量,可达到510 mAh/g以上;具有非常优异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电动汽车是主要方向之一。而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市面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负极,其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如申请号为201210092946.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将石墨碳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获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所获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浸润性。由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浸润性也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保证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压实密度更高的条件下负极对电解液的浸润程度,达到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碳材料的单位体积填充量,并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目的。但是,采用石墨作为主要的负极材料,存在容量较低的问题,而硅是一种具有极高理论电容量的材料,其理论比容量可达到4200mA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正极配方包括:/n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n负极配方包括:/n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n负极材料为碳包覆硅碳复合颗粒所形成的核壳结构,其制备方法为:/n配制聚氧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均三甲苯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加入硅油、羧基硅油、氨基硅油、端乙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混匀后涂板热干燥,干燥后辐照交联,交联后热处理得到硅碳复合颗粒,将硅碳复合颗粒置于含碳源的有机溶液中,得到分散液,对分散液进行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负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极配方包括:
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
负极配方包括:
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
负极材料为碳包覆硅碳复合颗粒所形成的核壳结构,其制备方法为:
配制聚氧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均三甲苯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加入硅油、羧基硅油、氨基硅油、端乙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混匀后涂板热干燥,干燥后辐照交联,交联后热处理得到硅碳复合颗粒,将硅碳复合颗粒置于含碳源的有机溶液中,得到分散液,对分散液进行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油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羧基硅油为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氨基硅油为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端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氧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为:
以摩尔量为1:(0.8~1.1)的降莰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降莰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为原料,先将降莰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加入至二氯甲烷中,配置为0.03~0.06mol/L的预溶液,向预溶液中加入第三代格布拉催化剂催化反应,反应12~18min后加入降莰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持续搅拌反应2~3h,即得到聚氧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容量和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溶液中,聚氧乙烯-b-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均三甲苯的质量比为1:(1.3~1.6),混合溶液中聚氧乙烯-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华杜小红励铠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